近年来,抗抑郁药物推陈出新,为抗击“心魔”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但在用药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疗效、甚至带来毒副作用。
跟着别人用药
看别的病友治疗效果好,就跟着别人的处方吃。其实每个人对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大不相同,性别、年龄、身体情况、病症首发或复发、以往及目前用药情况,甚至患者及家属的喜好及经济能力都会影响治疗方案。所以,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做好沟通工作,量身订制治疗方案来保证最佳疗效。
服药缺量少顿
抗抑郁药常在足够剂量下服用4—6周才能见效,在8—12周内病情才能得到改善。所以服用剂量不足、漏服都会导致疗效不佳,浪费时间和金钱,延误病情。患者本人可能受病情影响无法保证这点,此时家属应加强督促,比如上好闹钟,把相应剂量的药物提前放入药盒,每次看患者服下。
多种药物一起服用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并不会有相应倍数的功效,反而可能增加毒副作用产生的几率。一般只有在足量、足程治疗和换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一开始就大剂量服用
足量服药并不代表使用的药物剂量在全程中都是一定的,相反,服药剂量应逐渐增加,这样可以减少,也可避免患者对服药的抗拒。
缓解后马上停药
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导致抑郁反复,病情加重。其次,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产生撤药反应,如头痛、睡眠障碍、恶心、易激怒等。所以,在急性期治疗后,还应保证巩固期、维持期两个阶段的治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