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人群中发病率达17%。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自杀,其中80%自杀者患有抑郁症。伴随越来越多自杀事件的出现,抑郁症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对此,本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单怀海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类似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观念中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性看法。
轻则情绪低落,不愿与别人多交流;重则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乃至产生厌恶这个世界的心理直到选择自杀。抑郁症就像隐藏在患者潜意识里的“主宰者”,时刻将患者引向痛苦的深渊。
但是,“如果能在此前得到精神专科医师的诊疗,必要时辅以住院观察,也许遗憾就不会发生。”单怀海认为,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中形成的传统观念———“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而患上精神疾病是件不光彩的事”,使得抑郁症患者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正规且必要的治疗。
应留意恶性疾病患者,及时会诊
“目前很多综合性医院里缺乏相应的精神病科室。”单怀海对此也表示担忧。抑郁症很多情况下出现在患有恶性疾病的患者身上,由于这些患者容易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绝望”的念头。这个时候他所就诊的综合性医院如果拥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话,就能要求医生之间及时会诊,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