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做事情要含蓄,含蓄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是含蓄也要有“度”,过分的含蓄其实并不美,可能是一种病态——— 抑郁。
如何区别含蓄和过度含蓄呢?这其实并不难。如果一个人愿意与人交流,对生活有热情,只是习惯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意愿,这样的含蓄是正常的。
与此相对,有些人虽然也愿意和外界沟通,但从不在人前流露困惑之情,这种沟通不过是他们拒绝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这些人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总是喜欢反复思考一些问题,诸如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否有能力等,却总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可以判断,这些人已经进入了抑郁状态。
对于将要进入或已经进入抑郁状态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给予特别的关注。如果你身边有非常胆小、含蓄、敏感的人,就要注意留心,观察他们平时的言词和举动。倘若他们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开始喜欢独来独往,就要尽量多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这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患上抑郁症。
如果你的亲友已经患上抑郁症,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但不要为了帮他们解决问题,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而是应该讲究策略,通过换位思考帮助他们。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