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冲天,浓烟升腾,开拓团把自己的红部点着了。
红部是他们的官邸,它牢牢耸立在中国满洲已经五年了,但这下可到头了。日本投降后,这些曾红极一时的掠夺者,自知来日无多,便集体自焚了。
点燃红部的是开拓团的警卫班,领头的是团长浅仓,他们拿着松油火把,先点燃房檐下的茅草,点了一圈之后,火就蔓延了。
屋里的妇女儿童们,呼天抢地,拼命地往出跑,可是窗子和门早被浅仓命人钉死了,并且警卫兵就在不远处荷枪实弹,如果有人破窗而出,立即击毙,毫不含糊。
浅仓性格刚烈,他宁为玉碎也不愿承受耻辱,他要带领全团的人一起向天皇尽忠,第一批就是妇女儿童。
中午时他们集体吃了绝命饭。
绝命饭是一头全猪,大锅烀肉,灌血肠,做烩菜。从早上天刚亮,一直忙到晌午才吃上。酒足饭饱之后,妇女们便开始梳妆打扮。
这次打扮和平日不一样,这次是永别,化一次妆,就一辈子都不用再化了,所以她们要尽力将自己化得漂亮。
酒井美黛的母亲,是开拓民中最反对自焚的,但是她说服不了丈夫,丈夫是浅仓的心腹,浅仓死,他绝不会活。
她就趁出去倒洗脸水的工夫,做了一件事,她把自己的女儿酒井美黛,藏到了屋后的柴垛里。她想给孩子留条活路,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她告诉酒井美黛,不论外面有什么动静,都不要出来,出来的话黑瞎子就会舔你的脸,你就会成为丑八怪,到时谁都不会喜欢你了。
酒井美黛才三岁多一点,为了不变成丑八怪,她在母亲为她絮出的小窝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小窝里很好玩,很隐秘,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从外面却看不到里面。里面还有可供她戏玩的布娃娃,还有够她捏一百个面人儿的一团面。这是母亲特意留给她的。
天黑的时候她听到了哭声、喊声,还有骂声,但是她牢记妈妈的话,不能出去,她太害怕能舔伤人脸的大黑熊瞎子了。
哭声是妇女们发出来的,她们虽然也同意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玉碎,可到真正要死时却反悔了。她们搂紧了自己的骨肉,苦苦哀求浅仓放她们一马,却没料到谁喊得最响,谁就先走一步。
酒井美黛的母亲没有喊,也没有哭,更没有反抗,她带了个好头。她静静地来到丈夫的身边,由丈夫向她的眉心开了一枪。
这一枪很精致,如点了胭脂红,血从脑后流出,这是她特意叮嘱丈夫的,别让死亡破坏了她的容颜。
屠杀从反抗的妇女开始,然后是大哭不止的孩子。那些吓傻的,吓呆的,就留给了大火。浅仓他们做完这些,已是晚上七点,天完全黑了。
看到红部燃烧得噼噼啪啪的,他们才逃往深山,进入了密林。
红部正浓烟滚滚时,中国村落里的村民们,却在为那些被关在屋里的妇女儿童担心,虽然自这些侵略者来了以后,他们被赶到沟外,食不果腹,饿死无数,可心底的善良却没有泯灭。
老人们望着黑夜中的熊熊大火,指派着年轻人:去看看,把火扑灭吧,不然他们就全烧死了。
年轻人不想去,他们太恨日本人了,他们为日本人种地,自己却没有粮食吃;房子让日本人抢去,自己却住地窑子;井被日本人独用,自己却喝着沟里带红锈的水。但是这些都没有拗过那照彻黑夜的火光。
他们去了,去火海中捞人,捞那些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们的亲人。
他们冲进院子,冒着灼人的烈火,冲上去被卷下来,再冲上去又被卷下来。最后他们终于接近了门窗,这才发现它们是被钉死的,浓烟呛得他们睁不开眼,喘不上气,鼻涕眼泪俱下。
只有一个办法了,用水浇,他们从院外的小河里往回舀水,不顾一切地往火海里泼。等到他们将大火熄灭,进屋一看,已经没有活的了。妇女们都死了,孩子们也都断气了,他们七扭八歪,一个挤着一个,龇牙咧嘴,面目狰狞。
村民们都站着不动,齐刷刷的,像凭吊,凭吊这些抢占了他们土地的恶魔;凭吊这些不在自己国土上好好过日子,非要充当国家炮灰的人们。内心里,不知是悲,还是喜,不知是痛快,还是仇恨。
酒井美黛就是在这个时候,悄悄地站在他们身旁的,人们发现她时,几乎雀跃,总算看到活着的了!
酒井美黛不足四岁,她弱弱的小身体,刚到他们的膝盖高。她的食指在嘴里含着,头发稀疏,面色蜡黄,站着都直打晃。她拉住一个妇女的衣角,怯生生地仰头看她,她在辨别这是不是她的妈妈。
妇女看着她,不知怎么对她,村民们一片沉默。
终于旁边有个年长的中国男人说话了,她认你,你就抱抱她吧,她还是个孩子。
是啊,孩子没有伤害过我们啊。人们附和着,仇恨和悲悯之情让他们的心情瞬间变得很复杂。
其实这只是个浅显的理由,是临时抱佛脚找出来的借口。更深的,更准的,更痛的,他们比谁都清楚,那就是,战争让他们都死过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想再死别人的孩子了。
是的,不想,真的不想啊!
抱着孩子往回走时,队伍里,响起集体的嘘唏声。
陈力娇,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黑龙江省萧红文学院签约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界》《芙蓉》《北京文学》等全国文学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草本爱情》,中短篇小说集《青花瓷碗》《非常邻里》《平民百姓》,小小说集《米桥的王国》《我们爱狼》《赢你一生》等。作品多次获奖,多次选入各种版本或被选刊转载,部分作品在国外发表。
其中《一位普通母亲与大学生儿子的对话》获2005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微型小说”奖、《败将》2009年获第12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本人于2008 年获中国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奖、2011年获全国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2012年获第七届“黑龙江省文艺奖”、2013年获第八届“黑龙江省文艺奖”、2014年获黑龙江省第八届十佳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