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叹着气,长一声,短一声,像唱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似的,只是老李这辈子都不知道叹气还能叹出调调来。
老李的儿子要结婚了,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多喜气洋洋的事啊,老李不乐呵也就算了,叹哪门子的气?
老伴问他:“不喜欢新媳妇?”
摇头。
“不中意亲家母?”
老李双手一背,气咻咻地走开了。
走着走着,又叹上了。
唉,要是婚礼那天,没人来捧场……老李想着想着,看到了树丫上的枯叶,枯叶全是老李的面子,一碰就落。
老李的担心,不是没有来由。
前几天,他刚参加过老钱女儿的婚礼。
老钱是绣花厂的厂长,两个月前刚退休,一退休,厂长变成了原厂长。恰在这时,赶上了女儿结婚的大喜事。老钱满打满算,绣花厂的几百号同事起码都会来送上好彩头的,所以特意预订了八十桌宴席。
没想到,生生浪费了七十桌,亏了七八万,比股票下跌都惨,简直跌破了发行价。
钱门酒肉臭啊,这种时刻,酒肉臭就不是炫富,而是心酸。
“老李,还是你够意思,肯来捧我的场,不像那帮趋炎附势的小人!”送别时,老钱拉着老李的手,愤愤不平地说。
老李的心,跟老钱的手一样,拔凉拔凉的。
若不是看在自家儿子快要结婚的分上,他才懒得去赶老钱的人情呢。
前厂长老钱,刚退休两个月,就碰到这种凄凉的光景;而老李,是前前任厂长,退休了十个俩月还带拐弯,会有多冷清?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一定比老钱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儿,老李忍不住仰天长吁一声。
老李遥想当年,事业正如日中天。那会儿,他任职绣花厂厂长,一手遮天,说一不二。有一次开会,不小心踩到了下属的脚,下属还急忙道歉:“对不起,硌着领导脚了。”
四十岁生日那天,老李在外面开会,自己都忙得忘了。一回家,老伴欣喜地说,今天门槛都被客人踩平了,绣花厂的所有同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还有多年不来往的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全都揣着红包,不请自到了。
就这,还不算啥呢,后来老李生日都过去半个多月了,还陆续有消息不够灵通反应迟钝的人,揣着红包来捧场,言辞恳切地说是为领导补过生日。
那会儿,哪里用得着发请柬,哪里用得着八十桌宴席?都不费半点心思、一星汤水。
唉,去年今日此门中啊!
儿子的婚期就在老李的长吁短叹中来临了。
这天,老李收到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亲戚、朋友,还有绣花厂的同事们,全都拖家带口地来捧场了。
礼尚往来,老钱也来了,看到这热闹非凡的场面,老钱拉着老李的手,酸溜溜地说:“还是你老李人缘好呀。”
老李在老钱的艳羡中,英姿勃发,向过去的同事们,敬了一杯又一杯酒。
谈笑间,老李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来捧场。
酒终人散了,老李打着酒嗝,要清算红包。
“屁的红包,亏了七八万!”老伴翻着白眼说。
“别想揣私房钱,快交出来!”老李不信,熙熙攘攘那么多客人,怎么可能没红包?
“你整天叹气,我会不知道你担忧啥?婚礼前一个星期,我再三邀请了那些同事,并且强调,咱儿子的婚宴只请吃饭,不收红包。”
“原来是这样!”老李明白了。
消沉了几天,老李又振奋了精神。
七八万亏得值,至少比老钱有颜面多了,老钱不仅亏七八万,还亏了面子呢。
在街上,老李偶尔碰到绣花厂的老同事,更加热情地打招呼。
绣花厂的同事们背着老李,私下都很郁闷。他们不喜欢前厂长老钱,更不喜欢前前厂长老李,两任厂长都不为职工做好事。
听说,前厂长老钱女儿的婚礼办得很是冷清,在绣花厂传成了笑柄,这次同事们本打算去吃一顿免费的午餐,再顺便看看老李的热闹。
没想到,真的看到了热闹。
人气——现在成了老李张口闭口必提的谈资,最令人瞠目的是,老李还意外获得了本地媒体的好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再三唱响“退休干部老李带头倡导廉政婚宴”的咏叹调。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