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文天祥从小就有一个志向,要做个名垂青史的人。他所处的宋末元初时代,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说起文天祥被俘,现在看是被假药害的。他本来已经吞下毒药,准备以死殉国,却不料那药不起作用。于是他便被元军抓了活的。
活捉了南宋的宰相,元军欢呼雀跃,将他解回大营。这样,文天祥就见到了元将张弘范。张弘范虽是汉人,但他效忠元朝,屡建战功。他早就听说文天祥文武双全,十分了得,一见面就劝他投降。文天祥看着他冷笑一声:你忘了祖宗倒也罢了,还要我也忘吗?张弘范闹了个大红脸,又逼迫他写信劝宋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又是一声冷笑:这就更不可能了,教人叛逆,你难道要我背上千古骂名吗?
张弘范把文天祥关进牢里,一天数次苦苦相逼,文天祥便把自己前些天写的一首诗写给他看。张弘范起初不屑一顾,但当他读到“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不由得深受感动。从此,他不再逼迫文天祥了。
很快,南宋彻底灭亡。张弘范写奏折给元世祖忽必烈,请示如何处置文天祥。元世祖叹曰:谁家无忠臣啊!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随后,又下令把文天祥解往大都(现北京),他要亲自接见他。
路上,文天祥开始绝食。一连8日,居然不死。
元朝丞相孛罗先审文天祥。文天祥昂然上堂,只对孛罗行了个拱手礼。孛罗大怒,喝令他跪下。文天祥凛然答道:我乃宋朝宰相,岂能跪你?孛罗说:宋朝已经完了,你现在是我的阶下囚,必须跪下!文天祥说:士可杀不可辱,我脑袋掉了也不会朝你下跪。孛罗命令左右按他跪下。文天祥索性坐在地上,喊道:你快点把我杀了吧。孛罗怒道:你想死,我偏不让你死。把他一关三年。
这天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文天祥,亲自在朝堂上召见他。文天祥又是昂然而入,长揖不跪。忽必烈知他气节,也不计较。他说:你在这里也待了好久了,应该知我大元国威,只要你以效忠宋朝的心来对朕,我立刻在中书省给你一个好位置。文天祥说:要降我早降了。你就成全我,让我把忠臣做到底吧。忽必烈不死心,让降臣刘梦炎去现身说法。文天祥一见他,立即大喊:你给我滚出去!忽必烈还不死心,又让已经投降的宋恭帝赵显来劝他。赵显说:连我都这样了,你还坚持什么呀!文天祥双膝跪地,泪流满面,他说:我文天祥视名节为生命,圣驾请回吧。赵显羞愧而去。
忽必烈无计可施,叹息曰:好男儿,不为我所用,杀之可惜也!他又召见文天祥,让他再好好考虑一下。文天祥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的国家已经灭亡了,没什么好考虑的,我只求速死。还是那句话,你杀了我,就等于成全了我——我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忽必烈点点头说:好吧,那我就成全你。
行刑那天,万民皆来为文天祥送行。文天祥神态自若,甚至面带微笑。三通鼔响,监斩官又上前来问:宰相还有什么话说,只要退一步就可活命。文天祥说:杀就杀,无话可说。他问清了方向,向着遥远的南方拜了几拜,然后说:我已经无愧于我的誓言了,请动手吧。
据说,文天祥人头落地的时候,在地上滚了几滚,最后仍然朝着南方。
文天祥果然名垂青史。
文天球
文天球是文天祥的弟弟。他自小受哥哥的影响,也想做个名垂青史的人,但是一不小心,他险些遗臭万年。
文天球倒霉,也与元军有关,当时他正在岭南惠州做太守。
这天早上起来,文天球感到一阵耳鸣眼跳。中午的时候,果然就传来了哥哥被俘的消息。文天球不由仰天长叹:此天亡我大宋,亡我文家也!他很快擦干了眼泪,命令兵士和居民人等赶快加固城墙,他说:据我估计,元军三日之内必然到达这里。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誓与惠州城池共存亡。
事实上,元军两天以后就到了。
当时正在筑城墙的军民,先是看见西北的天空上腾起巨大的烟尘,接着就听见闷雷般的声音一点点逼近。众人正在疑惑,就听文太守大喊:是元军!所有人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说话间,元军的大队人马已经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元军真的是太强大了,可以说是旌旗蔽日,刀枪塞川。他们全部都是骑兵,随着马队的临近,整个惠州城都在马蹄声中不断地颤抖。南方人很少见马,何况是这么多战马,他们一时都被巨大的恐怖感牢牢地罩住了。
铁流终于在惠州城下停了下来,元军开始列队。口令声和战马喷鼻的声音都让人惊心动魄。军队越聚越多,黑压压地望不到尽头。仿佛他们往前一冲,惠州城就会被踏平了一样。文天球站在城楼之上,他看着眼前的众多敌人,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但是他的手却在微微颤抖。在此之前他还在想胸有韬略的哥哥为什么会被元军俘获,现在一切都明白了。
元军集结完毕,队中冲出一匹马来,上面坐的是一个汉人。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爆裂开来:城里的官兵听着,请你们立即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在三个时辰之内还不投降,我大军攻入城池,将会屠城,就是要杀光你们所有的人,不论男女老少!请你们的太守好好考虑,不要使全城生灵涂炭!
汉人说完把手一举,就见元军刀枪并举,一起高喊:投降!投降!投降!吼声如惊涛雷暴,震得城墙簌簌落土。
全城的人几乎都听见了这喊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的太守文天球。
文天球慢慢地走下城楼,走回他的住所。他清退左右,一个人在祖宗的画像前跪了下来。他磕一个头,思考一阵;再磕一个头,又思考一阵。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抵抗的确没有意义。在强大的元军面前,惠州城真的就像是一枚鸡卵,只要他们抬脚,顷刻间就会碎如齑粉。但这也正是一个报效国家、杀身成仁的好机会。如果你带领全城军民奋起反抗,必定会彪炳史册,一举成名。但是就为这个,就要全城几万军民陪你殉葬吗!可是……如果你乖乖打开城门投降,等待你的必将是千古骂名,你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特别是你的哥哥文天祥啊!苍天啊,我文天球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眼看三个时辰已到,焦急的人们开始在外面大喊:文太守,是死是活你痛快点吧!我们就听你一句话了!又过了一会儿,人们听见屋内响起了一声长长的悲号。这悲号声穿过大街小巷,连三岁孩童听了,都会潸然泪下。
文天球脚步踉跄地走了出来,他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耄耋老人,他一手颤巍巍地扶着墙,用极度微弱的声音说:打开城门吧。然后口吐鲜血,轰然倒地。
元军入城,果然践行诺言,没杀一人,未抢一户。但是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到太守文天球,只好另行任命太守。
文天球从此人间蒸发。直到多年以后,居住在惠州城郊马鞍镇文家村的人,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他们的祖先是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球。结果他们招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唾骂。随着文天祥名气的日益增大,文天球却越来越被人所不齿。
忽一年,新任镇长听说此事,经过认真研讨,提出了“忠孝文化”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天祥乃大忠代表,文天球则是大孝代表。他宁可牺牲自己一世英名,也要保护地方百姓,此非不孝也?镇政府决定重修文天球祠,文氏一门喜极而泣。他们遍查典籍,欲为文天球立传。然史书浩瀚,却无关于他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