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举

刘老汉的儿子见义勇为,被歹徒砍死了。

  病病歪歪的刘老海年近古稀,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殁了儿子,刘老汉鼻子一把泪一把,哭得天昏地暗。这时候,李局长来了。作为刘老汉儿子的直接上司,下属出了这等事,入情入理都应该来看看。来之前,李局长尽管做了很充分的思想准备,还是没有想到刘老汉如此穷困潦倒。四壁陡立,家无一物。惟有哭得死去活来的刘老汉。刘老汉的哭,感染了李局长。李局长拉起刘老汉,动情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有人死得重于泰山,有人死得轻于鸿毛。你儿子为弘扬正气,见义勇为而死,这死比泰山都重。你是一个好父亲,因为你培养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李局长越这么说,刘老汉心里越痛,马上又咧嘴哭了起来。

  别哭,您老人家千万别再哭了。怎么,您是怕没人养老送终还是怎么着?李局长拉着刘老汉的手,说,您放心吧,政府绝对不会让一个英雄的父亲孤单无助。

  李局长越这么说,刘老汉心里越痛。李局长说:如果你要是不嫌弃,您就跟着我走,把我当成您的儿子,您就由我养老送终。

  李局长这么说,刘老汉自然不好意思再哭了。于是,李副局长当着众人的面,当场认下了刘老汉。李局长红着眼睛说:他的儿子走了,可我来了。以后,刘老汉就是我爹,我亲爹。李局长说到做到,每隔半月十天,就来看一次刘老汉。有时,李局长脱不开身,就安排秘书或司机代他来尽孝。无论是李局长来,还是秘书或司机来,每次来的时候,都给刘老汉带上一兜子即使听也没有听说过的营养品,这派那派这精那精的,反正都是好东西。

  看着刘老汉日渐红润的脸,看着刘老汉笑展的苦楚纹,很多人把嘴巴嘬成了鸡啄米,说:看,你们看,刘老汉不愁吃喝不愁穿,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啊。

  当然,也有人质疑李局长是做秀,故意炒作自己。不过他们的质疑,很快被李局长的实际行动融化成了一腔感动。刘老汉毕竟岁数大了,说病就病,并且一病不起。李局长亲自把刘老汉接送到医院,嘱咐医院用最好的药,并说:刘老汉老年丧子,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再感到晚景凄凉。同室的病人见了,羡慕刘老汉说:你的命真好,养一个当官的儿子。

  刘老汉听了,笑笑,说:你们错了,不是我命好,而是李局长这人心肠好。

  这么一说,同室的病人更加羡慕起来:这么说,他不是您儿子?

  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刘老汉说。

  刘老汉说不中就不中了,弥留之际拉着李局长的手,想说啥没说出来就走了。走时,满脸挂着笑,很安详很知足。李副局长咧嘴就哭。那哭,是真哭。哭得身旁的秘书、司机都不知所措。秘书轻轻地拽了一下他的衣襟,说:李局长,您出来,我给您商量一个事。

  秘书前边走,李局长后边跟了出来,说:商量啥事?

  秘书说:刘老汉死了,该按什么称呼下葬?

  李副局长说:废话,我把刘老汉当爹养了这么长时间,当然按我老爷子的礼仪下葬了!

  既然这样,我马上安排丧事。秘书先给局里做了通报,说:李局长干爹不在了,这几天不能上班,有什么事大伙多操点心。随后,秘书又通知李局长的亲朋好友下属单位,说:李局长干爹不在了,心里很难受。

  一时间冷清的医院太平间热闹了起来,吊唁的人纷至沓来,劝说李局长要节哀顺变,注意身体。李局长一一寒暄回礼,说:在一块儿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说不在就不在了,心里的确不好受。

  来人愈多,李副局长愈显悲痛。以至于,开往医院的柏油路发生了车辆堵塞。想去吊唁的人开不进去,已吊唁的人开不出来。等的时间长了,不禁有人发牢骚,说:这李局长也真能倒腾,前年刚死一个爹,怎么又冒一个爹。他到底几个爹呀?

  这年头,当官的只嫌爹少。另外一个人搭腔,说,我光给这个局长随丧葬份子随了好四五份了,一份至少二千块。

  他死爹死上了瘾,可就坑了我们!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