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黑七的队伍形成气候以后,便自立衙门,内设大堂,外派卫兵巡逻把守,打出维护一方平安的招牌,人模狗样地管起事来。遇到外来帮匪或日寇侵犯,他也能抵挡一阵子。赶上辖区内发生谋财害命或风流凶案之类,他三下五去二,也能断它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以来,张黑七在盐河两岸便有了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尤其是小日本两次入侵盐区,都被他领着弟兄们给打败了。
为此,张黑七功高自傲。反过头来,敲诈本地的商贾大户们,给他的队伍供粮、供草,出军饷。
张黑七原本是一介武夫,打起仗来,英勇无畏,干净利落!可他催要军饷时,也简单明了,直截了当。一纸文书送下去,不交军饷,那就提头来见!
张黑七手下有一个小文官,戴副锈琅镜,外号”四眼狼”,他掌管着张黑七的私人印章。催要军饷时,四眼狼根据张黑七的口述,形成一个板板正正的”帖子”,叩上张黑七的印章之后,再由张黑七亲自圈定一下,所要的军饷,就算是拍板定案了。
”贴子”上,原本该写上他张黑七的大名,可张黑七不识字,每逢让他签名时,他就摸过笔,随手画个圈,完事。
可那个”圈”儿,一旦出现在”帖子”上,就证明是张黑七亲自圈定过的,是合理合法的,谁敢违背,他张黑七可就翻脸不认人了。
当时,盐河两岸很流行的一句话,那就是张黑七的”帖子”–带响(饷)的。言外之意,他张黑七向谁催要军饷,谁敢不从,他手中的”盒子炮”可就没了章法了。
当然,自封为一方父母官的张黑七,也很注重自己的名分和形象。他手中的”帖子”虽然落地有声,可他很少随便乱来。只在每年的夏秋两季,地里的庄稼成熟了,他根据当年的年景好坏,以及各豪门大户所拥有的地亩数,很公平地把当年所需的军饷摊派下去。特殊情况,比如前方战事吃紧,急需要增补钱粮,张黑七再临时点派几家大户。必要时,他还会设宴款待那些对他有特殊贡献的大盐商们。
这一年,正值春荒不接的时候,日本兵又一次卷土重来,碗口粗的小钢炮,不分白天黑夜地”嗵嗵”往盐区这边发射,眼看就要攻下盐区了,张黑七急召盐区有钱的商贾大户们,商定守住盐区的对策。原则上: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要多出粮草。轮到具体某个人头上时,张黑七也容不得大家争辩了,干脆以他的”帖子”为准。
盐区有钱人家,接到张黑七的”帖子”,都不敢有丝毫的迟缓,如数将”帖子”上所列的钱粮送达指定地方。否则,在那种刀光剑影的危难关头,土匪出身的张黑七,可真要大开杀戒了。可偏偏就在这时刻,盐河口宋家银铺里的老板娘,接到”帖子”后,竟敢冒死来找张黑七评不是。
原因是,宋家银铺接连收到两份”帖子”,店老板感到蹊跷,来找张黑七论断。
张黑七看过那两份”帖子”,忽而高唤一声:”汪四,你给我过来!”
那个被唤作汪四的”四眼狼”,颤颤惊惊地从一旁的书房中跑出来,张黑七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瞪一眼,猛将手中的”帖子”甩到他的脸上,质问他:”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四眼狼”两手抖颤地拣起飘落到地上的两份”帖子”,额头上立马滚下了豆粒大的汗珠子,汪四连声辩解,说:”重了,写重了!”
张黑七两手反剪在背上,来回吹胡子瞪眼地走动着,忽而,他一把夺过”四眼狼”手中的”帖子”,”叭”地一下,拍在桌子上,指着其中的一张,问四眼狼:”你看看这个圈,是我画的吗?”
四眼狼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是。但他猜到张黑七看出他做假的破绽,一时间,四眼狼只感到两腿发软,”扑嗵”一下,就倒在地上了。
原来,张黑七画圈时,看似简单,就那么一比划,可这其中的学问,无人知晓!正常行文时,他顺时针画圈;可,一旦向下面催要军饷时,他是反着画的。
张黑七当着一旁卫兵在场,他没有说出这个秘密,但他容不下四眼狼在他的眼皮底下玩奸计,怒吼一声:”来人,给我拉出去!”
张黑七还没说怎样处置他呢,四眼狼就吓得屎尿屙在裤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