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徐四在元帅宗泽帐前做先鋒,一条铁枪几无对手,此次只一枪便挑了金将粘末罕,吓碎金国将士苦胆。
回到中军大帐,元帅已经摆好酒宴为他庆功,两人推杯换盏都喝得尽兴。
宗泽说,金国这次举国出兵,志在必得,国家现在就缺少像将军这样的人呀!传说金国主帅完颜洪壁有万夫不挡之勇……
这世间唯有一人可以胜他。
徐四心中不悦,问此人在何处?姓甚名谁?
河北大名府,祖上是常山人,叫赵布衣。
徐四走进了大名府北城门,扯过路旁的一个秀才就嚷嚷,你告诉我有个姓赵舞枪的人在哪个鸟地方?
秀才吓得浑身发颤,这蓝脸虬须一身铁疙瘩肉的四爷哪个见了不发怵,周围人都面面相觑唯恐躲避不及,四爷也觉鲁莽了些放开手。
有人指引说前面那家高门楼就是。
四爷大步流星向前走去。赵家大门对面有个茶摊扯着幌子。徐四爷口渴了,便先进茶摊喝水,茶坊殷勤地沏了碗茶,对四爷说:壮士您是来比武的吧?
徐四说,是!
茶坊说比武的人喝茶都不要钱的,只不过我告诉您,您比武首先要过那孩子的第一关。徐四爷瞥着眼,看到那赵家大门门槛上确实坐着个十几岁的胖小子。
徐四爷心说,这不羞臊人吗?
他喝了口茶水,大跨步走过去,来到那孩子面前,嚷了一嗓子:小小子,去叫你家大人来,我是来比武的。
那个白胖胖的小孩,只是抬头瞧了瞧徐四,一点都不惧怕,起来用手扑拉扑拉屁股,转过身从门旮旯里拿出两条木枪头的大枪。然后递给徐四一杆,仍然不搭话,颠颠地走到空地上,一手持枪另一只手抹了一下鼻涕说:比吧!
徐四心中懊恼,看孩子那样儿,不比划一下还真的进不了这个门。
徐四勉强着掂了掂枪,对那孩子喊:小小子,你先上来。
那小孩把枪尖一抬,啪啦一抖,卷起碗大的枪花对徐四的心口直搠过去。口里高喝,“常山枪法第一式”。徐四惊诧间那枪头已到,他用枪杆一拨紧身后撤,那孩子的枪头一变,第二式“金鸡乱点头”,直刺徐四下三路小腹、膝盖、脚尖。徐四赶忙换招,枪尖向下使个“拨草寻蛇。”
徐四不得不对孩子刮目相看。他枪头一翻,徐家枪法使出。徐家枪法共为七十二路,是水泊梁山金枪手徐宁所创,徐四系第四代传人,深得徐家枪法精髓。
徐四心说若是连个孩子都打不过,岂不坏我梁山泊后人的名声。心中一想便越发勇猛,只见他攒、刺、挑、拨、拦、架、扫,招招用狠,枪法如蛟龙飞舞。孩子渐渐动作迟滞,徐四瞅准一个空当,大喝一声,己枪将孩子枪盘住,徐四逼仄的对孩子说,你认输吧?
孩子诡黠的眨了眨眼,双手一抖枪就弹开了,力道之大,令徐四的虎口发麻。徐四大怒,那孩子倒提木枪掣身就走,徐四几步发足跟上,孩子双手抓住枪柄,陡然间拧腰纵臂,回身出枪,徐四暗叫上当,这是枪法中最常见的“回马枪”。
徐四躲过两枪,第三枪就刺到了胸口上,徐四的胸口麻酥酥的疼痛,如果是铁枪头,现在就已经命丧当场了。
徐四灰溜溜地败了,败得恶心。一个孩子手段如此,那位姓赵的高人又是怎般了。
几天的光景,徐四在那个茶摊上看到,五虎断魂枪丁灿、太子枪梁太、四平枪常四平,都在孩子的枪下接连败北。徐四的胸口的隐痛也就越来越平淡了。
午后下过一场雨,他终于看到一个人越过孩子走进了赵家院子。
徐四揉了揉眼睛,他想看清这个高手到底是谁。
那人的斗笠遮住了面孔,身上披件蓑衣显得格外肃杀,灰暗鹰隼般的目光里从斗笠下透出来,让徐四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是他,传说中金国征南招讨元帅完颜洪壁。徐四咬牙切齿,金狗!杀我士卒蹂躏百姓,徐四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
完颜洪壁开始摘下斗笠解下蓑衣,走进二道院子中。赵家女人正在晾衣服,眼中仿佛看不见来人,将一件件衣服晾到横木上。只说了声,我家男人不在,说罢转身就向内厅走。完颜洪壁恼怒,手中蛇矛枪一抖,大吼一声对准女人的后心,刺了过去。
茶坊沏杯茶的时间,完颜洪壁脚步踉跄地走出了赵宅,脸上阴得能渗出水。他来到茶摊上,和徐四面对面坐在一起,茶坊端上了一碗茶,放到完颜的面前。
孩子跑过来,手里拿着拧成几道弯的蛇矛枪,对完颜洪壁说:我爹常让我背《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完颜洪壁略有所思,接过弯枪大步走了。
茶坊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很满意的笑了,孩子天真的说:爹,该收摊了。
徐四一口茶水呛了出来:赵布衣很平常的一个人呀。
宋军中军大帐内,宗泽对面前的徐四说:那茶房就是赵布衣,赵家夫人出战可见事情必有原由呀。
徐四想不明白,什么原由呢?赵布衣出战岂不是更把握?
宗泽沉思片刻:金人久居塞北,赵布衣不了解对手,一定是怕有辱赵家枪名声,最重要的是让金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高,这样的威慑足以让金人退兵,他为国费了不少心机呀,那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呀。
徐四佩服地点点头。这时外面探马来报,金兵已全部后退。
作者:崔楸立
作品署名:楸立
地址:河北省大城县公安局新城区派出所
邮编:065900
电话:130913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