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大棋盘

天下初定,四海太平,开国皇帝朱元璋于宫中多有闲暇,常与大臣们下象棋消遣。大臣们慑于皇威都让着几分,使得朱元璋屡战屡胜。

  朱元璋渐渐就觉得没意思了,开局就知道结果,棋还有什么下头?对于一个叱咤风云、马上得天下的皇帝,他难以忍受没有对手的“棋局”。因此,朱元璋要大臣们举荐对弈高手。

  有人便举荐了徐达。

  徐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名赫赫。朱元璋得天下后封之为中山王,徐达酷爱下棋,棋艺精湛,他的王府中专建一楼与人对弈,门端悬有“下棋楼”匾牌。

  这日朱元璋移驾“下棋楼”,不要山珍海味,不要舞女弦乐,落座便摆棋布阵,棋局一开,朱元璋即驱使车马炮卒大刀阔斧掩杀,如入无人之境,一连三局皆赢。

  朱元璋大失所望:“人称中山王棋艺盖世,看来也不过如此!”

  在一旁观战的国师刘伯温道:“中山王一则敬畏皇上。二则身患背疽,心神不稳,否则棋局将另有一番结果。”

  其实,徐达背疽并不影响下棋,一败涂地的原因是慑于皇威,面对朱元璋他心缩得干枣一般,哪敢用出三五分功力应战?有刘伯温给了这么个台阶徐达便顺水行舟:“若无病,与皇上对弈说不定会偶尔侥幸获胜。”

  朱元璋龙颜大悦:“日后病情减缓朕再与你对弈。届时你若胜得了朕,朕将赐封这‘下棋楼’为‘胜棋楼’,并亲笔提书!”

  徐达见皇上如此豁达,缩作干枣的心放松了,加之得赏赐心切,几日后再次与朱元璋对弈时便放开了手脚,只使出了七八成功夫,便大胜三局!

  朱元璋连连称道“爱卿棋艺果然不凡”,提写“省棋楼”三字后便起驾回宫。

  朱元璋一走,徐达这边就费琢磨了:皇上前次金口玉言,说赏赐“胜棋楼”三字,可这写下的却是“省棋楼”,是皇上笔下之误么?不会,皇上动笔之前看样子是斟酌再三的。那么,“省棋”作何解?

  徐达请来一帮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解释“省棋”二字。

  有学士道:“《礼曲礼》有‘昏定而晨省’之说,‘省’作问候解。由此可见,所谓‘省棋’,即皇上借下棋向您问安呐!”又有学士道:“‘省’,明了也。有《列子·杨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为证。由此可见,所谓‘省棋’,是说经对弈皇上方明了您的高超棋艺。”还有学士遍“《易观》有云:‘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省’者,察看也。据此可知,‘省棋’即察看您的棋艺也。”

  徐达弄不清谁的解释更贴切。

  数日后朱元璋召见徐达,问道:“省棋”二字,不知爱卿怎解?”

  徐达思忖再三方答:“‘省棋’即皇上察看臣下棋艺如何。”

  朱元璋微微一笑:“‘省棋楼’三字将做何用?”

  “臣下已着人将‘省棋楼’三字镌刻成匾,端挂高悬。”

  徐达退出皇宫后。朱元璋即召见御医,问背疽最忌何物。御医答最忌腥食,食之必死。朱元璋便让御厨赶做鱼羹一钵赐予徐达。

  刘伯温得知消息,急匆匆晋见朱元璋:“皇上曾希望徐达棋盘得胜,然徐达获胜皇上却为何如此?”

  朱元璋道:“朕委实希望棋逢对手,而徐达得胜后几经点拨竟丝毫不知反省,且以得胜炫耀。由此可见徐达心术叵测!”

  刘伯温为徐达开脱无效,换言道:“皇上不能无徐达!无徐达便无人陪皇上下棋,皇上就孤独了!”

  朱元璋长叹一声:“江山比下棋要紧,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只能如此,我意已决,爱卿不必再谏!”

  刘伯温无奈,又急匆匆赶到徐达府。

  徐达正捧着鱼羹流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下要死个明白才是!”

  刘伯温也黯然泪下:“《论语·学而》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省’,反省也!所谓‘省棋’即告诚你:棋胜之后应当反省,臣岂可胜君?而你却不知反省!”

  徐达听过叹道:“罢罢罢!怪只怪我愚钝!”说完暴吞鱼羹,不日身亡。

  

  [责任编辑 何光占]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