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冬天

放学时,何大勇被新来的班主任留了下来。何大勇知道原因,这次期中考试,他成绩很差。老师没有责备他,问了他家里情况后,拿出一叠试卷给他,说,你这样聪明,再用用功,一定会赶上来的。
  谈到最后,老师问他为什么想退学。何大勇心里苦笑了一下,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良久,他才说,还没有考虑好。听说你以前一直都是前几名的。何大勇不说话。
  有些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班主任继续说,没有蹬不过去的河。何大勇点点头,这些道理他也明白。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天已经暗了。何大勇低头走着,上大学就一定能找着好工作吗?初同学海涛连高中都没读,现在连汽车也开上了。
  自从几年前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摔伤致残,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到煤场做搬运工的收入。病床上的父亲需要大量的医疗费,何大勇每次看着劳累的母亲,都为自己身强力壮但不能帮衬家里而难过。
  虽然自己内心难受,但不能跟父母提半点退学的事。曾有一次,何大勇跟母亲提过,被父亲知道后,竟以死来要挟何大勇,说如果退学,他就撞墙死了。
  明的不行,只好暗地行动了。这天,借口说要进城买资料的何大勇,偷偷地溜进城里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当了包工头的海涛。海涛非常希望老同学来帮他,他认为以何大勇的聪明才智,能为他赚更多的钱,当场就开出好几千的月薪。
  告别海涛,何大勇一个人走到县城的大街上。让他意外的是,竟然碰到了骑三轮车拉客的班主任。见到他,班主任倒显得平静,说送两个客人。告别时还说,他的困难补助的事情学校已通过了。
  补助?何大勇很纳闷。自己从来没有申请过,而学校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先例。何大勇回到家里,父亲又告诉他,班主任来过了,留下500元,说是何大勇的困难补助。
  何大勇蒙在那里。第二天,他专门去教务处打听。教务处主任被他问得一头雾水,何大勇明白了,班主任啊,你何苦呢?再看班主任的时候,何大勇的眼神里就多了一份崇敬。
  尽管这样,何大勇也没有做出自己明确的选择,毕竟海涛那里的诱惑太大了。就在何大勇还在左右摇摆的时候,海涛酒后开车出车祸了。
  何大勇去看了海涛最后一眼,面对海涛父亲红肿的两眼,何大勇也掉泪了。送完海涛回来,何大勇忽然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人有时候是不能互相攀比的。要比,也只能自己跟自己比。人的命运有时候也是无法自己安排的,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期末,何大勇得到了他学生时代的第一笔困难补助,尽管不多,可是却足够温暖他整个的冬天了。
  涛声摘自《少年文艺·上半月》
(作者:佛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