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位中年人带着一幅古画,登门求书画鉴定大师丁鸿炎鉴定估价。不巧,丁鸿炎出去了,接待他的是大师的儿子丁援朝。丁援朝接过画一看,眼前一亮,这是北宋范宽的《山溪垂钓图》,市值起码在三亿。中年人说这画是祖上传下来的,现在妻子患病急需用钱,他想把画拿来鉴定一下,看看够不够付妻子的医药费。
见中年人根本不懂画,丁援朝不动声色地说:“这是赝品,值三十万左右。”中年人急急地说:“三十万够了,怎么卖出去呢?”丁援朝说:“拍卖。不过钱到你手上得半年后。你要是急等用钱,我可以用三十万把画买下来。”中年人感激不尽。于是,丁援朝买下了这幅古画。
丁鸿炎回来知道此事后,训斥了儿子一番,坚决要求完璧归赵。可丁援朝根本就没有中年人的联系方式。
听儿子说,中年人卖画是为了给妻子治病,丁鸿炎便和儿子到各大医院去找人,却没找到。之后,丁鸿炎又登寻人启事,还是无果。丁鸿炎最终决定将这幅画拿去拍卖,所得的钱扣除买画时的三十万,其余捐给慈善机构。
经拍卖行的多名专家鉴定,此画确为真迹。拍卖时,一人叫出了近四亿的高价后,没人再往上叫。拍卖师正准备落槌,突然一个声音道:“慢!”只见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我是画的主人。两个多月前,丁援朝对我说这幅画是赝品,用三十万买走了这幅画。我现在才知道,这幅画是真迹,所以之前他和我的交易是欺诈,我有权收回这幅画。”
丁鸿炎从儿子口中得知此人确实为当时的卖主后,站起身,淡然地说:“这幅画本来就只值三十万。这是幅赝品,我要求进行科学鉴定。”
拍卖行将画送到了鉴定中心。检测报告出来了,在画中发现了一种颜料:群青。这种颜料传入中国是在宋代以后。很明显这是一幅伪作。
面对此结果,专家们个个脊梁上冒汗。他们纷纷向丁鸿炎讨教是如何发现破绽的。丁鸿炎说:“买下这幅画后,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画的原主,却始终没有找到。他为什么要到最后时刻才出现呢?只有一种解释,这是他精心布的局——由我们父子出面拍卖这幅画,成功后再现身,坐享其成……如果不是我儿子一时起了贪念,这个局根本不可能得逞。所以,作为一名书画鉴定者,除了要不断完善鉴别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艺术家的良心。”听了这话,丁援朝慢慢低下了头。
秋天摘自《百家故事》
(作者:何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