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一场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牵头的慈善晚宴在位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拉斐特城堡酒店举行,50位中国富人受邀赴宴。此前,巴比夜宴在美国劝募成绩斐然,已有40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然而,中国富人不是美国富人,中国的慈善有其独特之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或许也已发现,中国富豪的表现迥异于他们的慈善经验,因此比尔•盖茨不得不用书面形式告诉参加晚宴的中国富豪们,他们不会被劝捐!抛开这些现象不谈,透过当事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反应,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该如何看待巴比夜宴遭遇的中国式尴尬?
赚钱捐钱两不误
比尔•盖茨1994年以9400万美元创建基金会,截至2005年年底,盖茨基金会共拥有350亿美元资产。2006年6月,“股神”巴菲特宣布,他将把1000万股伯克希尔公司B股普通股股票赠予该基金会。当时,该股票每股价格为3071.01美元,这笔赠予的股票价值接近31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慈善业从此诞生了一个“巨无霸”。
美国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是超乎大多数国人想象的。在国内,慈善基金会直接将钱物捐给需要的人。而美国的慈善基金会是要会赚钱的,甚至可以逃避税收,美国的慈善基金会都会按照大企业的模式建立,有职业经理、信托人委员会,按时制作年度报告,并有政府的章程许可等等。相比而言,中国的慈善基金会似乎显得更为纯粹。
通过投资经营扩大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美国许多慈善基金会的基本运作模式。像多数慈善机构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税收,另外95%的资产用于投资。
而令美国富豪们纷纷慷慨解囊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为了避税。在美国有高达50%的遗产税(2010年取消,2011年将重新征税)、收入所得税、赠予税。而类似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的存在可以帮助资本家们避开这一难题。同时,基金会的存在也使得资本家可以逃避资本利所得税。美国国会报告甚至显示,由于基金会的存在,美国每年高达2/3的收入是免税的。基金会只需每年将其资本的5%用于所谓的慈善事业,就可以免税。说白了就是基金会的钱是本金,本金是不用来做慈善的,慈善基金会只是拿出本金的投资回报、利息、股息来做慈善。而且因为做慈善的缘故,其投资回报还是免税的。这种行为就是既赚钱、又慈善,还获得了赞誉,可谓一箭三雕。
而慈善对于美国资本家而言已经成为了一门赚钱的生意,打理好这门生意也是颇费心力。
有中国特色的慈善道路
对于巴、比来华设宴,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对此非常乐观:“从二人还未抵达中国,就已经引发了这么多的讨论来看,就已经算有功了。”
而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则认为,巴菲特和盖茨来华以后,如果能打动一个人,能让一个人做出捐赠行为,不管他捐赠多少,不管他用什么方式,都会是一件好事。
有支持就会有反对。与中国富豪们的低调态度不同,欧洲的富豪们和媒体并不买巴菲特的账,他们普遍反感这种美国式的炫富行为,他们认为这是经济衰退促使美国富人寻求新的地位象征。
英国《卫报》称,这样的慈善捐款无形中让国家流失了大量税收。税收是用之于全民,而这些富豪们的行为仅帮助了少部分穷人,却让多数人丧失了提升生活水平的机会。
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富豪捐身家承诺等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但是,不论如何评判,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了解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这有文化上的差异,也有法律层面的差异。因此,在果断抛开募捐面纱后的这场夜宴,更像是一场由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主讲的财经课。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就连巴菲特都在宴会上表示,美国的那一套慈善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
这不禁让人想到《财富的福音》中,卡耐基曾这样说道:“现在的这种给穷人大把撒钱的慈善,与其说是做好事,不如说是罪恶。与其‘济贫养懒’,不如将这些钱用于提高穷人改变他们命运的能力。”
诚然,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式慈善来说,捐钱是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捐助方式。但是,资产在有钱人手里却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如果都捐掉就没有这种能力了。另一方面,在当前公益活跃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由于慈善立法上的滞后和规范上的不足,公益善款的去向与用法仍是“雾里看花”般的不明不白,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动摇了企业家们的慈善信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中国企业家更应该花力气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解决更多就业问题,交纳更多税金,这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最大的公益。
这就好比献血,虽然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痛,但血源毕竟有限,只有解决患者的造血问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据《证券日报》、《长江》杂志等相关报道综合整理)
编辑陈陟czmochou@163.com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