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高考,炒作零分难引投资

  为出名“图谋不轨”

  

  2010年6月7日上午9点,陕西洋县二中的高三学生张皎,在踏入考场的那一瞬间,内心便开始怦怦直跳。因为,他蓄谋已久的一个计划就要实施。考场很静,其他考生有的在审题,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答题。张皎两眼盯着手中的语文试卷,心里却是七上八下:怎么办?是按原计划行动吗?

  1991年,张皎出生在陕西省洋县农村。2007年9月,张皎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陕西省洋县二中。因为家离县城很远,张皎只能吃住学校,为了节省路费,往往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起初,张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可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张皎从同学的闲谈以及各种新闻上得知,现在的大学生太多,毕业后很难找到好工作。自己万一辛辛苦苦读完高中和大学,却挣不到大钱,那不是太亏了吗?张皎开始苦思冥想,试图探寻一条成功的捷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张皎对比尔•盖茨非常崇拜。有一天,他在看一个关于比尔•盖茨的传记时突然想,我为什么不能像比尔•盖茨一样创业呢?

  很快,张皎想到了一个创业项目———为身处热恋中的男女创造惊喜和浪漫。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只要有60万的投资,就可以开办公司,投入运营。张皎非常兴奋,忍不住把自己的创意告诉了关系很好的同学。然而,同学听了他的想法却嘲笑地反问他:“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你从哪里弄来启动资金?”张皎打断同学的话说:“我可以找人给我投资啊。”同学继续给他泼冷水:“醒醒吧,人家凭什么相信你?除非你是名人还差不多!”张皎脱口而出:“那我就炒作自己出名!”

  说到炒作,并非易事。靠什么噱头炒作?怎么炒作?张皎对此一概不知。

  2008年6月高考结束后,云南有一位名叫吉剑的考生,因为在高考中交了白卷,从而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张皎灵光一闪,我反正学习不好,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交张白卷,考个零分,达到出名的目的,为自己招商引资呢?

  

  靠炒作“名声大噪”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张皎思想斗争了两个多小时,中间几次差点想提笔答题。最终,他还是在试卷的姓名下方写下了十六个字的誓言———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等考试结束铃声一响,张皎反而心里一阵轻松。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将自己炒作出名,继而招商引资。

  高考结束后,张皎回到了家里。对儿子的举动一无所知的母亲看到儿子高考归来,很是高兴和心疼,连忙为儿子杀鸡买肉,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看到母亲因为操劳过度而憔悴的模样,张皎的心在一点点地往下沉。他这样做对母亲来说是不是有点残忍?母亲看到他情绪比较低落,以为儿子考试发挥不理想,思想上有包袱,连忙宽慰儿子说:“即使你考不上,妈妈也不会生气,只要你努力了,争取了,妈妈就很高兴。今年不行,咱明年接着考……”张皎欲言又止,几次都差点向母亲坦白一切。但他最终还是硬起心肠,把话咽了回去。

  因为心中有愧,张皎在母亲身边总感觉尴尬和不自然,他更担心的是分数公布后消息传到村里,他该如何面对街坊邻居以及亲朋好友的疑问和议论。几天之后,张皎告诉母亲,他要利用高考之后的这段时间,外出打工,替母亲减轻一点负担。母亲看着懂事的儿子,内心十分欣慰。她把家里仅有的积蓄800元钱全部拿给了他,说:“孩子,你在外边打工要悠着点,你身体还嫩,不能出蛮力。等考试分数出来,考上了你就去上大学;没考上你再接着复读。反正,你是咱家唯一的希望啊。”

  第二天,张皎逃也似的离开家乡,奔向老乡联系好的打工目的地———上海闵行区的一家酒店。

  2010年6月28日,一则帖子开始在网络流传。帖子称,陕西洋县考生张皎在四门科目的考卷上不仅没有做任何一道题,而且在所有考卷上都写下了相同的十六个大字:“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帖子中说张皎考的是理科,之所以故意考成零分,并不是针对教育方式,而是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他想做生意,缺少投资,他想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投资。他想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十年内挣一千万。现在他已经有了投资的项目,就是缺少资金。但对于这个项目究竟是什么,帖子中并没有提。

  这个帖子其实是张皎自己发的,他正式为自己在网络上开始炒作了。他在帖子中宣称:“这可是一个能创造巨额财富的产业项目!”帖子中还留下了他的QQ号和他本人坐在教室的照片。

  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哗然。有网友说,张皎为了出名,不惜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太不值得了!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完全是炒作!此风对社会的导向有误导的负面作用,不可助长!

  张皎的QQ上,每天向他申请加为好友的网友越来越多。他每天忙于回复网友留言和询问,手腕打字打得发疼。张皎不得不发帖声明,如果不是和他谈投资的事,就请大家不要再向他申请加为好友了,加也没用,他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回复,因为他还要打工吃饭。更出乎张皎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数天之内,包括中央电视台和一家南方著名的都市报在内,全国竟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媒体记者向他提出采访要求。此时的张皎已经心力憔悴了,他拒绝了大多数新闻媒体的采访,只接受了包括他家乡报纸《华商报》在内的几家媒体采访。

  名是出了,可张皎最想要的投资人始终没有出现,这让张皎不解和郁闷。难道自己只能收获这并无实际意义的虚名吗?果真如此,这虚名不要也罢。

  

  喧闹中“回头是岸”

  

  这时,张皎曾经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高考故意考取零分的消息传到了家乡。母亲很快给他打来了电话,但张皎不敢接,更不知道接通后该如何回答母亲,他只有一次次挂断母亲的电话。后来,母亲发来短信:“我对你很失望!妈妈的天塌了!”张皎心里一阵绞痛,他仿佛看到母亲脸上尽是绝望的表情。张皎泪流满面,给母亲回复短信:“妈,对不起!”

  哥哥的电话也紧接而至,张皎忐忑不安地刚“喂”了一声,哥哥就高声怒吼:“小皎,你知道我此时此刻最想做什么?”不等张皎回答,哥哥接着说,“我只想抽你耳光!”

  第二天,张皎到酒店上班,几个同事就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张皎猜测出,同事们可能已经在网上认出那个考零分的学生就是他了。果然,几个同事扭过脸,故意大声嘲笑他:“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孩子,随便想出一个项目就以为可以赚到上千万,幼稚啊!”另一个同事接过话说:“他也不想想,网上的人有几个说话是负责任的,只不过是在逗他玩而已!”张皎接受不了大家对他的态度,当天就提出辞职,转到另外一家酒店做服务员。虽然月薪只有几百元,但管吃管住,这让张皎心安不少。可是,他在新的酒店还是没能干多久,就被炒了鱿鱼,原因是他每天不能安心工作,电话和应酬太多。失去了工作,张皎只能寄居在老乡的出租房里,被动地等待奇迹的降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