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有女要“出逃”

  当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然到了出逃的年纪,我并不慌张,也不担忧,因为在我的“富养女儿”计划中,并不只是在物质上让她无忧,更给予了她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无惧的人生心态。

  ——刘墉

  熟悉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读者都知道,他有一双优秀的儿女。然而,正因为儿女都太过优秀,刘墉反而有别人体会不到的烦恼:儿子刘轩从小叛逆,待到长大懂事,却一毕业就离开美国回台湾打拼去了;女儿刘倚帆从小乖巧,总以为她能留在美国陪伴自己,哪知她大学毕业后一心打算“出逃”去看更广阔的世界。面对女儿,刘墉曾伤透脑筋,不过最终他找到了合适的方法。

  女行千里慈父忧

  2011年5月的一天,即将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刘倚帆回到家,突然向父母宣布:她毕业后暂时先不找工作,而是打算进行一次环球旅行。

  刘墉和妻子毕薇薇听了,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刘倚帆却一脸轻松地说:“亏爸妈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流行‘间隔年’的说法么?”

  刘墉和妻子一时语塞。他们当然知道,美国年轻人间流行“间隔年”,即在毕业之后先不找固定工作,而是以一种半打零工半游历的方式去了解自我、体验生活,其中也包括做一些志愿者工作。“间隔年”可以培养年轻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到生存技能,同时还可以增加社会经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

  “那你跟谁一起去?每个国家都有认识的朋友吗?”毕薇薇知道女儿一旦决定,很难改变主意,于是关切地了解她的计划。当她和刘墉得知女儿要独自当背包客时,不由齐声惊叹:“天哪!你一个女孩子,很少出远门,很危险!”

  “就是因为以前都由你们带着,我这次才想一个人锻炼锻炼。再说,你见过谁‘间隔年’出去旅行还成群结队的?” 刘倚帆振振有词。

  虽然女儿说的在理,但刘墉和毕薇薇还是担心。被劝得烦了,刘倚帆据理力争:“爸爸您不是被人称为‘励志大师’吗,您不是经常鼓励我参加各种实践吗,怎么您这次要‘言行不一’了?”

  刘墉顿时被呛得说不出话来。多年来,他一直信奉“穷养儿子富养女”的教育方法,因此对儿子刘轩十分严格,对女儿却温柔有加,希望她能成长为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没想到这种教育反而助长了女儿想挣脱束缚,向往独立的决心。

  刘倚帆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利用寒暑假去《世界日报》、纽约市长办公室、HBO电视网等媒体和机构实习,15岁就获得“美国总统奖”。刘墉觉得自己确实没有理由阻止女儿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去锻炼。

  尽管如此,刘墉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想来想去,他决定通过写作跟女儿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关怀和心声。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刘墉写了一篇长达上万字,堪称“最详细旅行宝典”的文章——《出门有忌》。

  这篇长文共分为“行前”、“达到”、“旅馆”、“街头”四章,里面提到的各种禁忌多达数十条,比如:忌游而无方,忌不留后路,忌带太多行李,忌行李上有敞开的口袋或缝隙,忌行李上有一眼就能看清的名条,忌街头看地图,忌理睬街头搭讪者,忌贪小便宜……

  刘墉把这篇事无巨细、洋洋洒洒的文章打印出来郑重其事地交给刘倚帆,刘倚帆看了哭笑不得,里面居然连这样的内容都有——“如果你在机场,行李还没交运,突然尿急,最好等交运之后再去方便,否则你得拉着行李去。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到达了,在领取行李的地方尿急,就别急着拿行李。先去厕所,回来再拿,否则你也得拉着行李去……”不过,从头到尾读完之后,刘倚帆却为父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细腻而深厚的关怀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不让父母过于担心,刘倚帆答应父亲,旅行结束后就会专心找工作,现在就当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就这样,2011年6月大学毕业后,刘倚帆收拾了一个大行李包,怀揣着父亲的《出门有忌》,在父母满是不舍和牵挂的目光中,登上了飞往奥利弗·坦博国际机场的航班——她想去非洲看大草原。

  行万里路只为看云

  一下飞机,父母的短信已源源不断地追了过来:“小帆,非洲很热吧?花露水和驱蚊药带了没?晚上睡觉一定要挂好蚊帐,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

  “爸妈,你们再这样我就要强烈抗议了!”女儿的态度让刘墉一时没了主意,这么大的女儿也不能总关在家里,但真放她出去,做父母的怎么能够放心?不过,如果管得太多,依女儿的性格,搞不好就会把手机一关,彻底没了联系。

  刘墉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跟女儿约定:没事不打电话也不发信息,但女儿每天都要写游记发到父母的邮箱,而且要附上她和同行朋友的照片,还要不定期地把自己的行踪发布在博客上,好让父母也跟着开开眼界。说是开开眼界,其实刘墉只是为了更了解女儿的行踪,通过游记、照片知道女儿身边的同伴信息,了解女儿的心情。刘墉感叹,当爸爸真不容易!

  这样一来,刘倚帆有了充分的自由去旅行。她跟几位志同道合的驴友结伴前往坦桑尼亚大草原。适逢南半球旱季,在苍茫的大草原上大量动物正向北迁徙,刘倚帆看得目瞪口呆。为了看草原日出,扎起帐篷后她和团友们却不敢安睡,生怕半夜会遭到动物侵袭,大家只能轮流值班。

  草原日出美不胜收,当天她在微博里写道:红日喷薄而出的刹那,我仿佛看到自己那小小的梦想也正在冉冉升起!远在纽约家中的刘墉看到女儿的感言后,不禁深感欣慰,虽然放女儿独自去旅行有些冒险,但是看见她成长的速度和眼界的开阔程度,刘墉也释然了,也许,这样的放任女儿去感触世界,收获会更多。当然,他也不忘联系自己在当地的一些朋友,暗中关注女儿的行踪,算是给自己一些安心。

  当然,旅途中也不全是美好的事。刘倚帆对台湾女作家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非常向往,她打听到只要先从开罗坐大巴车前往巴哈利亚绿洲,再找一个会英语的导游、一个技术过硬的司机,就可以包一辆越野车进入沙漠。

  在绿洲车站,刘倚帆遇到了一个热情万分的黑人小伙,不但自称能兼任导游和司机,而且包车费用也比较低廉。刘倚帆以为自己交到了好运,交了一笔押金后上车没多久,黑人小伙就开始面无表情地催她把余款一次性付清。刘倚帆当然不肯,坚持等抵达目的地后再付,黑人小伙索性翻脸,轰她下车。

  刘倚帆知道自己不能逞强,那笔押金她不打算要了,但她提出要把行李箱拿下来,毕竟里面有她的护照和所有证件。见黑人小伙颇不情愿的样子,刘倚帆急中生智,她知道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功夫敬畏有加,于是,胡乱摆出一个白鹤亮翅的武术动作,果然,黑人小伙被这个看似文弱貌似又身怀绝技的姑娘给吓住了,一脚踢下箱子后骂骂咧咧地开着车走了。刘倚帆这才惊魂未定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差点吓得哭了出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