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岳父母从老家来我们家小住。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大好,岳父患有多年的冠心病,岳母则有糖尿病,两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在他们不多的行李中,有一个专门的包裹装的全是药。
每顿饭前,他们都要先吃药。我注意到他们吃药的一个细节:岳母分别从不同的药瓶里,一粒粒取出药片,装在一个小瓶盖里,然后倒好一杯温水,递给岳父:“这是你的药,快吃吧。”岳父接过药,又接过水,一仰脖子,“咕咚”一声吞了下去。岳父吃完药后,拿出岳母的一个药瓶,倒出来,一粒粒数好,递给岳母:“这是你的药,也赶紧吃了吧。”岳母接过药,吃了下去。
下一次,还是一样。岳母先准备岳父的药,岳父吃了药后,再帮岳母准备药。“这是你的药”成了两位老人你来我往的一句话。
一次,我忍不住好奇心,问两位老人:“这样很容易弄混了,你们各自准备自己的药,这样不更好吗?”
岳母笑着说:“傻孩子,我们这样才不会忘记吃药呢。你爸刚查出得冠心病那会儿,经常忘记吃药,吃药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每顿饭前,都帮他把药准备好,递到他面前。这么多年,养成习惯了。”
岳父则在一旁说:“我这病啊,一直没复发,全靠你妈精心照顾。说到吃药,你妈这一生最怕吃药了,年轻时生病,不是硬扛过去,就是宁愿打针也不吃药。可是,自从得了糖尿病,她也不得不成了药罐子。我要是不把她的药准备好喽,她是绝对不肯自己去吃的。”
听岳父母这么一说,我恍然明白。长这么大,我也吃过不少次药,却没几次是按照疗程认真吃完的,很多时候漏吃一次,就懒得再吃了。印象中,只有一次,因为重感冒,特别难受,妻子就将药每顿准时递到我面前,整整吃了两个星期,病才痊愈。她那时经常说的话,就是“这是你的药”。
生活中,我们会忘记自己的生日,却绝不会忘记他(她)的生日;我们很少给自己买什么礼物,却绝不会忘记“这是你一直想要的”……
什么叫相濡以沫?就是在你生病时,他(她)永远记得把药送到你面前。
(刘振摘自《北京晚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