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不幸的女人,在汶川大地震中痛失了丈夫和儿子;再婚后,她刚刚发现自己怀孕,丈夫又因车祸意外身亡;而她自己在地震中也受过重伤,体内嵌入的钢板常折磨得她痛不欲生,随着腹中小生命的生长,这种剧痛也与日俱增,而且可能导致她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可是,为了给已在天国的丈夫留下血脉,为了给生活增添希望和寄托,这个在厄运面前不肯低头的女人决意挑战生命禁区,把腹中的孩子生下来……
为咱们“生”出一个亲人来
今年36岁的周小红,家住四川省北川县曲山镇。两年前,她与丈夫宋银海经营着一个食杂店。在200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汶川大地震中,她的丈夫和儿子都不幸遇难,她也被埋在了废墟下。3个小时后她被救出,但全身已无法动弹,被送往重庆三峡医院进行检查后得知,她的5根肋骨骨折,腰二椎椎体粉碎性骨折。
由于周小红的骨折处无法愈合,医生只能用3块钢板代替并连接她身上相应的组织。经过60多天的治疗,她终于可以下地行走,但只能慢慢移动,否则,钢板与骨头连接处就会产生摩擦,带来剧烈的疼痛。
周小红出院后,回到位于绵阳郊区的临时板房小区住下来。
2009年正月初五,周小红在表姐家吃饭,认识了北川开平乡人杨昌斌。杨昌斌的父亲在几年前病故,这次地震中,杨昌斌又失去了两个孩子、妻子和母亲。相同的遭遇使两个人的心渐渐靠近。4月26日,北川震后第一个集体婚礼在吉娜羌寨举行,杨昌斌和周小红成为20多对灾后重组夫妻中的一对。
5月中旬,周小红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然而这个好消息却并未给她带来应有的欣喜。原来,早在重庆三峡医院进行治疗时,医生就告诉她,因为她体内的钢板全部拼装在大腿以上、胸部以下,所以她不能再怀孕。否则,随着胎儿的长大,由钢板拼装的这些部位会受到挤压,造成每分每秒的疼痛,甚至可能因钢板和骨头连接处的摩擦增多而导致发炎,并可能造成她下身瘫痪甚至丧命。
了解这些情况的杨昌斌,对于妻子的意外怀孕也十分担心,尽管难舍自己的骨肉,但他仍边流泪边劝妻子去医院做人流。周小红心中却波涛翻涌——地震几乎夺走了她和杨昌斌身边的所有亲人,一个鲜活的新生命正好可以修补这残缺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的礼物!所以,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打掉孩子。
经不住周小红的反复劝说,杨昌斌也下决心留下这个孩子。可当他们来到绵阳市人民医院检查后,专家的结论不亚于晴天霹雳——如果执意要生孩子,孩子和大人都有极大的生命危险,成功率几乎为零。
周小红万念俱灰,加上身体的疼痛,当场昏厥过去。被抢救过来后,医生建议她做人流手术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怀孕两个月时,那样会做得很彻底。
然而,周小红一回到板房小区就又不肯放弃了。对于她来说,把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只是出于女人的本能和天性,并不需要做出多么艰难的抉择。有了主心骨的周小红继续利用各种机会说服丈夫,试图征得他的同意。周小红的父亲也老泪纵横地对杨昌斌说:“孩子,我家小红多亏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你。她既然有这个愿望,你就和她共同努力去实现吧!况且,医生说的是她怀孕可能有生命危险,但并不是说就一定会要命啊……”
老人的话点醒了杨昌斌。他知道,如果此时对妻子强加阻止,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只会给她带来痛苦。于是,他又带着周小红赶到重庆三峡医院求助。
医生得知两人的来意后,立即组织妇科、产科、骨科、神经科的专家进行联合会诊。专家们讨论的结果依然不容乐观:周小红生子虽然不是绝对没有可能,但怀孕成功的概率极小——由于她腰部嵌有钢板,能坚持6个月的妊娠过程便已是奇迹;而6个月后,胎儿已经成形,在母体内活动更加频繁,会导致她身体抽搐或者发炎,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她承受不住,服用大量药物镇痛,胎儿就会在药物的侵害中更快地夭折。
这个结果让杨昌斌不寒而栗,周小红却斩钉截铁地说:“既然有一线希望,我拼命也要试一试。”
医生被周小红强烈的母爱所震撼,于是建议她在医院的全天候监护下继续怀孕,这样一旦有意外发生,可立即实施手术终止妊娠,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她的生命安全。然而,这种“VIP”式的怀孕方式费用也高得惊人。而地震已把周小红和杨昌斌毕生的财富都埋在了废墟下,他们在老家重建房屋又欠下了债务,平日全靠政府的震后补助金过日子,所以根本拿不出这样一笔钱来。他们只好又回到了绵阳。
“看见孩子就看见了你”
考虑到孩子出生前后都需要花不少钱,杨昌斌决定到老家一个电站的工地去开货车,然而又放心不下怀孕的妻子。这时,周小红的前婆婆得知这些情况后,便从三台县老家赶来照顾她。
2009年7月1日,杨昌斌回到老家。7月17日晚,当地电闪雷鸣,暴雨倾盆。18日凌晨,大雨刚刚停止,电站引水渠隧道工地就开工了。杨昌斌负责驾车运送工地残渣,行驶途中,经雨水冲刷变得松软的路基突然垮塌,杨昌斌连人带车被泥石流卷走……
当天,周小红得知了这一消息,悲痛欲绝的她强打起精神赶往长途汽车站,经过12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杨昌斌的老家。
3天后,大家终于在下游5公里处找到了杨昌斌的遗体,周小红心中那微弱的希望也破灭了,她哭得死去活来,边整理丈夫的衣服,边悲痛地说:“昌斌,你就放心地去吧!我一定要将咱们的孩子生下来,到时候,我看见孩子就看见了你,看见孩子就看见了生活的阳光……”
回到板房小区,为避免思念丈夫的悲痛影响胎儿的发育,从来不玩麻将的周小红买回麻将牌,每天招呼小区的姐妹们一起玩。到了晚上,她独自一人一个接一个地看电视节目,直到疲倦得在不知不觉中入睡。
随着胎儿在腹中成长,周小红的行动更不方便了。特别是睡觉或平躺时,嵌钢板的地方疼痛难忍,趴着的话,她又担心腹中的胎儿受到挤压。经过反复琢磨,周小红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晚睡觉前用几个枕头在床上“修筑”一条略窄于身体的“沟”,然后她就睡在这条“沟”上。
一天晚上,一阵剧痛让周小红醒了过来。原来,她精心布置的“沟”塌了。她便将枕头垫在后背下,一点儿一点儿地翻身,普通人最多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的动作,她却花了20分钟,翻完身,汗水已经浸透了衣服。过了一阵儿,她发现了一件事——在那波强烈的疼痛过后,她许久都没感觉到钢板处的疼痛。这个发现让她兴奋不已:自己怀孕生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忍受疼痛,要是疼得麻木了,不就很容易挺过去了吗?
天一亮,周小红就给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打了电话,咨询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电话那一端,医院的专家哽咽了:“这种办法理论上可以行得通,而且避免了服药对孩子的伤害,但剧烈疼痛也会使你的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导致痉挛,进而威胁生命,你要三思啊!”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