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冬天,对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汪正年而言,格外漫长。天气好时,清晨7点左右,这个32岁的农民通常和他63岁的父亲结伴下山,到工地上去跟人抬石头。一天天干下来,父子俩把赚到的钱积攒起来,到石阡县医院血库兑换出一袋袋O型血,最终流入汪正年7个月大的小女儿树琳体内。
2011年年底,汪正年开始用微博记录小女儿的病情,他微博上的个人介绍是:我叫汪正年,家住贵州石阡,我刚出生的女儿得了重度地中海贫血,无论如何,我都要留住她。
油漆工的幸福生活
2012年2月25日,石阡县还是寒潮逼人。汪正年和妻子彭双芹已经商量好,两人上、下半夜分好工,轮流照看小女儿树琳。很长时间以来,树琳常常因为病痛而通宵哭闹,一直到声音嘶哑。
这样难耐的夜晚,自从小女儿树琳患病之后,汪正年和彭双芹就开始天天面对。多少个晚上,这位年轻的父亲就像今天这样,把小女儿抱在怀里不停地来回晃动着。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树琳偶尔会得到短暂的睡眠和安宁,但一点儿小动静就会让她突然惊醒,于是新一轮的哭泣重新开始。
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和多数没考上高中的农村孩子一样,彭双芹16岁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堂哥外出打工。1年多后,她辗转到广东肇庆的一家鞋厂工作。加上晚上的加班时间,双芹往往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感觉体力透支。那时,彭双芹就想:“一定要嫁个会关心自己的人。”这个懂事的姑娘早就考虑到,她家只有她和妹妹两个孩子,一定得找个同乡,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而汪正年,刚好符合她所有的条件。
恋爱1年多后,他们于2008年3月26日结婚,年底,大女儿蓝玉在肇庆出生。蓝玉7个月大的时候,被他们送回石阡,交给孩子的奶奶照顾,双芹则继续在鞋厂做工。那时,作为一个熟练工,她1个月可以赚2300多元,加上正年1个月赚的3000块钱,两人信心满满:结婚欠下的4万多元很快就能还清。果真,这对年轻人在两年后就还清了所有债务,满怀憧憬地规划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怀着小女儿树琳3个月的时候,彭双芹还在广东肇庆的鞋厂干活,那时她有妊娠反应,但工厂太忙,没办法请假。汪正年也干着他的老本行,在肇庆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拌混凝土。
2011年春节前,双芹和正年双双辞去他们在肇庆的工作,与另外两户同乡一起,骑着摩托车回老家过年。一路上,怀着孕的双芹穿着厚实的羽绒服,抱着丈夫的腰坐在他身后,车子后座上紧紧绑着两大包行李。因为过年早,那会儿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好多路面的积雪结成了冰,双芹数次被甩出后座,结结实实地摔在冰面上。每当这时,她就笑嘻嘻地爬起来,再重新坐到摩托车上——没有买火车票的烦恼,没有火车及长途汽车的拥挤,还能和爱人在一起,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3辆摩托车沿着白雪皑皑的公路线,行进了5天4夜,跨越了南中国的版图,最终回到了石阡县。这1350公里的回家路,被一家报社拍摄成了名为《1350KM》的纪录片。
过完年后,一个亲戚给汪正年夫妇在石阡县介绍了一份工作——到家具厂喷漆,后来,正年包下了这家家具厂喷漆的活儿。
那时,双芹已经怀孕6个多月,肚子也挺大了。那段时间,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她都会坐在正年的摩托车后座上,出发去县城。摩托车沿着下山的土路突突突地开上1个小时,才能到达家具厂。深夜十一二点钟时,夫妇俩再坐摩托车回到位于半山腰的家中。如果碰到下雨天,他们回家时只能把摩托车开到山下的河坝处,再走40多分钟的山路回家。这样的奔波,旁人看来实在是太辛苦了,但对于这对小夫妻,却有种夫唱妇随的幸福。
在家具厂,双芹会和丈夫一起把沙发抬进屋子里喷漆,喷好油漆后再抬出来。在农村,有身孕的人经常拖着笨重的身体忙碌,所以双芹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之处。问她辛不辛苦,她说:“辛苦是辛苦,但正年一个人根本抬不起那些沙发,如果请人帮忙抬货,一个月还要开给人家1000多块钱。”
双芹知道,正年很心疼她。4年前,怀上大女儿蓝玉时,双芹就辞职了,每天只是在家里给丈夫洗衣、做饭。她说:“这样做媳妇,即使在老家,也会被认为是很享福的。”那时,双芹想着出去赚点儿钱,但是正年说:“你现在不多玩玩,什么时候玩呢?”
可现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花销要翻倍,生活的压力一下大起来,每一块钱对他们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家具厂,正年1个月保底工资是1700多元。这份收入跟在肇庆打工的收入相比,就购买力来说,是差不多的。“在县城做工,可以天天回家吃饭,也能省下一笔钱。”汪正年盘算道。读小学二年级时,因为鞭炮爆炸,他的左手无名指和中指几乎全没了,这让他找工作很受限制,也因此,他很容易感到满足。
这份喷漆的工作,给他们的美好生活打开了一扇门,他们工作得很卖力。刚开始时,他们需要1个小时才能给一套沙发喷好油漆,熟练之后,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了。
彭双芹不是不知道油漆里面有毒。“担心过,可是怎么办呢?”后来,这位24岁的母亲说自己没有选择,“因为家里就我和正年两个劳动力。”
那一分钟,天都塌下来了
2011年7月31日,树琳出生在石阡县妇幼保健站。刚开始,她和一般初生的婴儿没什么两样,但20多天后,彭双芹感觉有些不对劲,女儿的肚子慢慢出现肿大。她赶紧背着小树琳去石阡县医院做了CT等一系列相关检查,县医院建议带孩子到铜仁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夫妻俩还没来得及带孩子去大医院做检查,树琳的肚子就消肿了,他们以为小女儿的病就这样自愈了。可好景不长,很快树琳的脸色开始发黄。当时,寨子里的老人们说,初生婴儿脸色黄一点儿,是很正常的。但树琳却没有像老人们说的那么幸运。慢慢地,她开始整夜啼哭,也不再吃奶。而汪正年做工的那家家具厂的老板又将厂子关了,他不得不另谋出路。
2011年国庆节之后,汪正年夫妇背着树琳,坐了1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回到肇庆,大女儿蓝玉依然留在石阡县。他们的打算是,先在肇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让蓝玉过来上幼儿园。
到了肇庆以后,汪正年很快找到了工作,双芹则留在家里带小女儿。
慢慢地,树琳的脸色越来越黄,吃什么吐什么,还总是哭闹。正年以为女儿得了新生儿黄疸,便买了中药给孩子洗澡。他带她去一些小医院的门诊看过病,还给孩子打过吊针,均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们带着树琳去了肇庆市妇幼保健院住了11天院,那里的医生告诉汪正年,树琳可能患了地中海贫血或者白血病,得赶紧去大一点儿的医院确诊。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