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安排

  我们家有姐妹3人,丈夫家是兄弟4个,从这两个家庭中我看到了天下所有父母的相同之处。

  丈夫在家排行老四,小时候他经常听见父母教育3个哥哥说:“你们仨都不要惹他,要不然他又不吃饭了。”每次听见这话,丈夫都很得意。现在他提及此事,就会说:“我最小,他们当然要让着我。”但我知道,家里人都让着他,不是因为他最小,而是因为他的坏脾气。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迁就那个脾气最拧的孩子,这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采用的方式吧?我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姐下有妹,但妈妈最常跟姐姐和妹妹说的话就是:“你俩都别跟老二吵,她脾气犟,生起气来谁也劝不了。”

  和丈夫结婚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儿女的坏脾气只有在父母面前才可以任意发泄,也只有在父母跟前,我们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活着。

  公婆住在农村老家,每次回去,他们都将我们一家奉为上宾:一进门先给我们倒好糖水,饭熟了先给我们盛上,水开了要先问我们喝不喝,家务活更是不让我动手,甚至要求三哥家6岁的小女儿让着我11岁的儿子,理由是“你哥哥轻易也不来”……我们走之前,公婆总是拿出好多东西让我们带上,常常是比我们带来的东西还要多。

  而在我家,每当住在省城的大姐回家,母亲都会好茶好饭地奉上,知道大姐爱干净,她总是事先把床单、被罩都洗好重新换上。吃饭时,她一定给大姐留个能看电视、夹菜又方便的位置。有时候,父亲不小心占了这个好位置,母亲会毫不客气地把他拉到一边去。每当此时,我和妹妹都笑母亲偏执,可她理直气壮地说:“你姐不是轻易也不回来嘛!”

  我知道,“轻易不来”只是父母们的借口,真实的原因是,那个最有出息的孩子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已经没有能力给这个孩子提供什么帮助,就想让他在自己这里尽可能地享有一些优待,表示对这个孩子的支持。这不是势利,因为父母给过得不好的孩子提供的,虽然不是什么优待,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

  在一个儿女众多的家庭中,父母总是能根据每个子女的需要给他们最恰当的爱。体格最弱的,父母不会安排他去做体力活;吃饭最慢的,总能吃上盛好的第一碗饭;爱挑食的,不管坐哪儿都能离喜欢的菜最近;而那个最任性的,总能得到更多的宽容和迁就……这样做的具体原因父母一般不会说出来,所以有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偏心。其实,虽然父母的安排方式各异,但都是出于同样的爱。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