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初老:给自己装颗“奔腾心”

  “我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如果你以为这样的感慨出自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之口,那就错了。现如今说这话的,可能是如日中天的80后,甚至是乳臭未干的90后。明明顶着一张紧致光洁的脸,却毫无生机、暮气沉沉,这样的初老症患者随处可见,反倒常常看见我们印象中那些应该“的确老了”的花甲之人每天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健身、郊游、登山、跳舞,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丝毫未见老态。这让我们不禁纳闷:到底谁老了?怎么才算老?

  第一部分 街头随机采访:你觉得自己“老”了吗?

  杨彩霞(28岁 楼盘销售):的确“老”了 ,在售楼处一帮青春靓丽的漂亮女孩中间,我这个大嫂想不老都骗不了自己。混到奔三的岁数,已经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结婚6年的丈夫,都需要伺候照顾,经常觉得疲惫。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冲劲再没以前那么大了,就想把家里日子过好,这阵子总琢磨想转到行政处,去做点稳稳当当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明显是老了。

  李彦敏(22岁 销售助理):不会呀!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虽然有时候也会累,但睡一觉就又浑身是劲了。

  钱树华(32岁 化工企业策划部员工):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老,尤其是在遇到有挑战的事情不想往前冲时,自己也觉得没有年轻人的锐气。

  罗明荀(43岁 内衣店老板):当然有感觉。以前玩个通宵第二天照样上班,现在不行了,晚睡几小时立刻挂相,而且几天缓不过来。不过我的心态好,跟16岁的儿子勾肩搭背玩到一起没问题,他都感觉不出我们有代沟,再加上面嫩,还能冒充小青年,呵呵。

  第二部分 老中青划分标准

  旧标准 18岁以后为青年;三十而立进入中年;四十不惑称为壮年;五十知天命算老年,继而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之年,只是老的程度更深而已。

  新标准 现在时代进步了,人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变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部分 现象

  叹老族:一些年轻人在集体怀旧的同时,似乎又开始集体“叹老”——总感慨自己“老了”、“落伍了”、“世界属于‘00后’了”,他们被调侃为“叹老族”。

  某地对1870名居民进行在线调查,显示97%的受访者会“叹老”。其中,46%的人承认自己是“经常”叹老的“叹老族”。受访者中,80后和90后占56%,70后占29%,60后占12%。

  此次调查中,64%的受访者感慨身边的“叹老族”很多。其中,13%的人感觉这样的人“非常多”。

  跟理论值对比,这些人远没达到“老”的标准,却提前进入“老”的状态。

  第四部分 谁变老了?

  年龄大不等于老,我离“老”还远着呢

  尹素慧 53岁 某局机关处长

  周末,单位组织去狼牙山红色旅游。

  车到山下,导游挥着小旗在车下集合队伍,扯着嗓子喊了好几遍,还是有十几个人磨磨蹭蹭不肯下车。导游跳回车里逐个游说,无功而返,让司机师傅留下照顾车里的人,自己组织已下车的同志沿既定的路线出发。

  原来这些人嫌天热、太阳晒、爬山累,宁愿呆在有空调的车里。我纳闷,来就是爬山的,不爬山来干吗?颠簸四五个小时到山下坐车里发呆,不如一开始就别来,踏踏实实呆在家里多好。导游无奈地摊了摊手:“他们说来不来是态度问题,爬不爬山倒不是问题。”

  参观完五壮士纪念馆,导游说上山路上有处非常值得一看的景点:红玛瑙溶洞,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任凭导游怎么启发,一大群人还是拥向纪念馆后身的缆车售票处,跟在小旗子后面步行上山的只剩7人。等到从五壮士跳崖处参观下来,肯从另一条路下山浏览其他景点的就只有导游、我、小蔡3个人了。

  小蔡边走边发牢骚,担心10月份我退休以后再有活动连个伴儿都找不到。导游听说我马上要退二线大吃一惊,感慨在她眼里我是这60人的团队里最有活力的一个,丝毫不见老态,任人怎么猜测也想不到已经53岁。

  我轻笑,我又不老何来老态?60岁才进入老年期,53岁还是中年人,现在的我跟30年前一样,喜欢的事很多,想做的事也很多,每天忙忙碌碌的,与年轻时一般无二。退休只是人生另一阶段的起点,我有更宏大的计划,想利用几十年计生工作的经验,开一家专门为孕产妇服务的家政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等退休手续办完就正式开张,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正等着我呢。

  听专家说,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岁,这样算来我在人生路上只走过了一小半,老从何来?

  点评:在医学和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六七十岁健步如飞稀松平常,与生理机能衰退老化相比,“老”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江河日下。

  一个人经常头晕眼花,这儿疼那儿痒,思想开始僵化,做事有心无力顾虑重重,日子得过且过,无疑说明他老了。可是这种“老”发生在哪个年龄段,还真是因人而异。

  不承认不行,真是老了

  尚康康 43岁 行政主管

  晚饭后,孙飞歪在沙发上看电视,儿子坐在阳台的吊篮里望远,我沿着玄关-餐厅-卧室-客厅过道-阳台的路线来回走。

  孙飞很讨厌,每天回家换下衣服随便丢, T恤、裤子搭在单人沙发背上,袜子扔在地毯边;坐沙发里看电视也没个正形,刚刚吃过饭就躺倒,把摆得整整齐齐的靠枕胡乱塞在脖子下面,压变了形;儿子也不省心,都初三了还不知道抓紧时间,让他望望窗外的绿树休息休息眼睛就去做作业,他一直偷眼瞄电视屏幕,迟迟不肯回屋,孙飞全看在眼里,也不知道管管,真让人生气。

  走了没几圈,孙飞就火了:“你消停呆会儿行不?晃得人眼晕,嘴还不闲着,真不嫌累!”

  废话,烟熏火燎准备晚餐收拾完碗筷,当然想坐在空调底下缓缓气,可是哪敢坐啊,从过了40岁就开始噌噌地长肉,3年胖了20几斤,往那一坐,肚子上涌起两个游泳圈,高度基本与胸齐平,S曲线消失殆尽,越来越像大妈。看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那叫一个失落。自打听说饭后30分钟不坐能保持身形,我吃完饭半小时内就再没坐下过。

  孙飞撇撇嘴:“人老了新陈代谢慢,当然爱长肉,别听风就是雨没事瞎折腾。再说减下来又如何?皮肤松了五官懈了,瘦了也是瘦大妈,还不如胖点显得富态。只要闭上你那张唠唠叨叨的婆婆嘴,比减肥显年轻多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