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这样的养生理论:大鱼大肉会造成“酸性体质”,让你更容易疲劳、感冒和得癌症;而多吃蔬菜水果就能拥有“弱碱性体液”,祛病强身。“酸性体质乃百病之源”,这一学说近年来流传甚广。但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毫无根据,仅仅是把不同的医学概念糅合在一起,似是而非。其唯一用处,就是给某些保健商品和健康读物打开销路。
“酸碱体质”说法忽悠人
北京安贞医院的肾脏病专家谌贻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肯定地回答:“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
针对“身体逐渐变酸”的说法,专家指出,人体内的PH值总是稳定在7.35~7.45之间,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变酸”。因为人体内存在三大调节系统:首先,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其次,人体呼吸系统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最后,体液本身就是一个缓冲系统,酸性成分在发挥效用前就会被中和掉。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但这与所谓“酸性体质”显然不是一回事。血液PH值到7.2,就已经是严重的酸中毒。而PH值低于7,人就无法存活,更别说什么“容易患上癌症”了。
食物分酸碱牵强附会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认为,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多吃蔬菜,少吃大鱼大肉,其依据跟酸碱没关系。实际上,食物分酸碱是牵强附会。
碱性水改变体质是骗人的
如果你着急摆脱“酸性体质”,“热心”的商家早给你准备好了一系列保健食品,其中最方便的莫过于“弱碱性水”。
有一款弱碱性水的广告写道:“食补不如水补。饮用弱碱水可谓是一种更简便、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弱碱水含有的碱性离子可以中和体内酸性物质,扫除由碱性体质带来的种种健康障碍。”
你可以在网上搜到五花八门的弱碱性水产品,还有能把普通水变成弱碱水的瓶子。广告中说,这种水“渗透力强、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高含氧量,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溶解力强,易于吸收,加速体内毒素排泄……”可谓无所不能。
专家表示:即便长时间饮用碱性水或者酸性水,也不会改变我们人体体液的PH值的正常范围。换言之,所谓碱性水改变体质,是骗人的。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