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女孩携妹打工读书考上大学

  她13岁时,父亲患上精神分裂症;她15岁时,母亲不堪生活重压自杀身亡。为了养家,她被迫辍学外出打工。两年后,17岁的她回到家乡,带着妹妹边打工边读书考大学。2010年9月,这个19岁的女孩,带着8岁的妹妹在河南省中州大学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父亲疯了,母亲自杀,她的天空塌了

  

  1991年,骆邓玉出生在河南省邓州市高集乡寨上村。13岁之前,父母在外打工,她和其他农村儿童一样留守在家,生活简单而平静。

  然而,2004年,骆邓玉在广州当保安的父亲骆云石莫名其妙地疯了,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带着父亲回到家乡,跑遍了周边的医院,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但父亲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

  患病的父亲,经常认不出自己的亲人,并拒绝吃药,拒绝治疗。他认为给他吃药就是让他服毒,因此经常对给他喂药的妻子拳打脚踢。有一次,骆邓玉给父亲喂药,被父亲用被单捆住手脚,然后塞在屋里关了起来。

  父亲的病久治不愈,家里债台高筑。为了生活,为了治病,家里只好把值钱的东西陆续卖掉,甚至把自家的土地也租给了其他村民。

  生活的艰辛,击垮了骆邓玉母亲生活的信心。2006年大年初一,骆邓玉的母亲曾经服农药自杀,所幸被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

  2006年大年初六,骆邓玉从亲戚家回来,刚走到家门口,听到家里有哭声,感觉不对劲儿。她心情忐忑地走进家门,才知道当天凌晨母亲再次服农药自杀,天亮后被发现时,已经无法抢救。

  那一刻,骆邓玉觉得天塌了,15岁的她一下子昏了过去。

  母亲没了,父亲的病没有好转,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为了养家,骆邓玉擦掉眼泪,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她把4岁的妹妹交给年过六旬的舅舅照看,自己跟随亲戚到广州打工。

  

  带着妹妹边打工边求学

  

  2008年开春,骆邓玉从广州返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心不下妹妹。“当时我想,打工也不是一辈子的事。再说,妹妹跟爸爸在一起生活,我不放心。妹妹以后咋办呢?她以后可能也会效仿我,不去上学。”骆邓玉思来想去,决定回乡照顾妹妹,积极改变生活。

  2008年5月,骆邓玉听说邓州市区有个电脑学校可以免费学习,就带着妹妹找到了那个学校。生活费仍没有着落,她鼓足勇气到附近的饭店找活儿干。吃过几次闭门羹后,她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收留她的店主。上课时,骆邓玉把妹妹安排在宿舍画画;放学后,她就带着妹妹直奔饭店刷盘子、洗碗。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2008年8月。一群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来到电脑学校培训,一有空就谈大学里的事,这让骆邓玉忽然产生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自己将来能不能上大学?

  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骆邓玉捡到了一张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宣传材料。喜欢画画的她选中了装修、室内设计专业。然后,她把妹妹先留在家里,自己怀揣着仅有的20元钱,来到了位于南阳市的河南经济管理学校。学校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决定免除她在校期间的全部费用,还在食堂给她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开学不久,骆邓玉提出要回家把妹妹带到学校,学校派了赵中玉老师与她随行。

  2008年9月的一天,在通往家乡的泥泞小道上,骆邓玉和赵中玉老师两人一前一后走着。骆邓玉心中想的是年幼的妹妹和生病的父亲;赵老师心中则是一团疑问:这个时常面带微笑的女生,真的遭遇过她所说的那些苦难吗?

  离家越近,骆邓玉的脚步就越快。刚进村,她就一路小跑,直接冲进自己家里。

  “妹妹!爹!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赵中玉还没有走进大门,就听见了骆邓玉带着哭腔的呼喊。他定睛一看,那是5间近乎废弃的平房,房子连个像样的门窗都没有,院子里散落着杂草和柴火,堂屋的门紧锁,几乎没有生活的痕迹。他走进厨房,掀开锅盖,看到锅里的剩饭已长出厚厚的绿毛。

  “我妹妹呢?我要妹妹!”骆邓玉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赵中玉拉着骆邓玉出门打听,邻居告诉他们,骆邓玉的父亲带着妹妹出去几天了,没人知道去了哪儿。

  在家里找不到妹妹和父亲,骆邓玉和赵老师一起,开始四处寻找。第二天,他们终于在县城的火车站见到了骆邓玉满身泥土的父亲和妹妹。骆邓玉的妹妹骆夏丽抱住姐姐,放声大哭。骆邓玉同样泣不成声,她发誓以后再也不让妹妹离开自己。

  在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帮助下,骆邓玉的妹妹进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幼儿园。白天,骆邓玉接送妹妹上幼儿园;晚上和周末,妹妹就和她睡在宿舍的一张床上。

  安顿好妹妹后,骆邓玉又迅速联系兼职。她先在超市找了一份促销的工作,然后又和周边的饭店说好,在周末顾客高峰期到饭店打工。

  骆邓玉的班主任王萍萍说:“骆邓玉本该是2008级的学生,但她入学后一直跟着2007级学生学习,并抽空到2008级新生班学习基础课。尽管她比别的学生晚上一年,底子薄,但她拼命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靠前。”

  考上大学后,她操心的第一件事情是带妹妹到郑州上小学

  辛苦的付出终于结出硕果。骆邓玉用两年完成了3年的学业,并连续两年荣获学校一等奖学金。2010年6月,骆邓玉参加了高考。8月,她收到中州大学装饰设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2010年9月4日是河南中州大学开学的日子。从当地报纸上了解到骆邓玉情况的学生处处长李本,早早地等候在新生报名现场。

  这天早上8时左右,骆邓玉出现在李本的视野中。两人正在交谈时,一位姓周的先生走上前来,激动地掏遍全身的口袋,拿出500元硬塞给骆邓玉。周先生说,他正在郑州开会,在报纸上看到骆邓玉的情况后很感动,无奈随身带的钱少,希望以后能够给予她更多的资助。骆邓玉平静地说:“谢谢叔叔的关怀!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请您给我一个自立自强的机会,我想靠自己的努力上大学!”无奈之下,周先生把钱交给李本,希望能在骆邓玉困难的时候派上用场。

  对于上大学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骆邓玉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今年8月,她收到中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开一看,各项收费合计7000元,但这并没有吓倒她。

  “这个暑假,我在超市打工挣了2000元,老家南阳的一家企业资助了我2000元,其他的缺口我准备申请贷款,以后的花费自己打工来挣。”骆邓玉说。

  真正令骆邓玉担心的,是妹妹上学的问题。在开学之前的9月1日,她提前赶到了郑州,在中州大学附近为妹妹联系学校。但是,她发现,公立小学已招满,而私立学校又太贵。

  “就算公立学校出于同情接纳了妹妹,可她的吃住还是个问题。”骆邓玉说,“以前我都是带着妹妹住宿舍,可现在上大学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带着妹妹住在宿舍恐怕不方便。再说,我要打工,妹妹自己天天跑来跑去地上学,我也不放心。我不想让妹妹和我一样,我想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