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命运低头的“轮椅医生”栾梅沈黎明

  

  2010年9月28日,大连市残疾人“创业之星”颁奖典礼,在大连市广电中心隆重举行,10名残疾人创业模范人物荣获“阳光之星”称号受到表彰。颁奖典礼上,一一播放了这“十大阳光之星”感人事迹的专题片。当坐在轮椅上的栾梅不向命运低头、克服生理残障艰苦创业的画面展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

  只读过3年书、双腿残疾的栾梅,如今不但拥有全国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助理医师资质,而且创办了一家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诊所。作为一个残疾人,她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创业之路,又是怎样取得今天这样骄人业绩的呢?

   “腿不能走,我还有一双手!”

  栾梅,1964年出生在大连市金县。由于家境贫寒,她10岁时才上学。小栾梅天资聪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展现出舞蹈天赋,上学不久便被吸收进学校文艺队,还在县里文艺汇演中夺得一等奖。那时,栾梅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长袖飘飘的舞蹈家。

  就在栾梅出落得越来越靓丽,经过老师的辅导舞跳得越来越好时,一场无情的大病让她的舞蹈梦戛然而止。

  1975年年底的一天,一向欢快的栾梅突然觉得双腿不听使唤,走不了路了。栾梅的父母心急如焚,马上把她送到县医院诊治。

  医院诊断栾梅患的是骨髓炎,需立即住院治疗。父母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迅速为栾梅办理了住院手续。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栾梅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父母又带她到大连市的一些大医院诊治,可惜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所限,各家医院对栾梅的病情都束手无策。最终,一家大医院的专家经过反复会诊后确诊:“这孩子得的是脊髓血管瘤,因压迫腰椎中枢神经导致下肢瘫痪。这种病目前无法治愈,今后她只能以轮椅代步了!”

  听了专家的话,栾梅的父母如五雷轰顶,一下子惊呆了。半晌,栾梅的母亲泪流满面地向专家央求道:“大夫,求求你,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她才12岁啊!”那声音苍凉凄苦、撕心裂肺,在医生办公室里久久回荡,在场所有的人听了无不潸然泪下。

  很快,栾梅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对于一个含苞待放的少女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她伤心地放声痛哭起来。看着栾梅痛苦的样子,父母心如刀绞。

  一夜绝望的哭泣后,栾梅渐渐平静下来。第二天,当她看到一直守候在身边的父母一脸憔悴、满面泪痕时,懂事的她知道,此时此刻父母心中比自己更难过、更悲伤。于是她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哭!不能哭!”

  坚强的栾梅很快振作起来,她宽慰父母:“爸妈,你们放心,既然病情已经无法医治,再哭也没用,我坚强面对就是。再说,残疾人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别人能活,我也能活!腿不能走,我还有一双手!”父母没想到,12岁的女儿竟能说出这样的话,他们心里好受了许多,连声说:“你能这样想就好!”

  身残志坚立志学医,克服万难终有所成

  两天后栾梅出院了。医生建议栾梅父母定期带她到医院接受针灸,以保证病情不再恶化。由于针灸每周3次,栾梅根本无法正常上课,她勉强读完小学3年级,便不得不辍学了。

  自从栾梅开始针灸,每次都是父亲把她抱到自行车上,然后带她去医院。治疗完后父亲再骑车把她送回家,即便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

  光阴荏苒,转眼栾梅针灸快6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栾梅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步入18岁的花样年华。一天,父亲带她针灸回来,已长成大姑娘的栾梅,望着父母比同龄人明显苍老许多的脸庞,心里十分内疚。她想,这都是自己拖累的结果。一连数日,栾梅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苦苦思索着怎么才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几天后一个晚上,她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如果学会针灸,自己能给自己下针,父母不就可以少受累了吗?想到这里,栾梅一阵兴奋,第二天一早便对父母说,她想跟给她针灸的刘大夫学针灸。栾梅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值得庆幸的是,刘医生听了栾梅的打算,当即表示支持,鼓励栾梅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把本领学到手。更令栾梅高兴的是,刘医生表示可以免费教她。

  从此,栾梅在刘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刻苦学习中医经络理论和人体穴位的知识。好在栾梅辍学后一直没放松学习,这些年她通过查字典看了不少书,创作的一些诗歌、散文还曾在报刊发表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发过她的诗歌《摧不毁的蓓蕾》。因此,栾梅学习掌握刘医生的授课内容并不困难。但栾梅深知学针灸光听课、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践。于是,掌握了一定经络理论后,她一面在接受针灸治疗时细心体会针感,一面在自己身上下针找感觉。无数个夜晚,当别人进入梦乡时,她还在挑灯苦学,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针。看到女儿如此拼命,母亲不止一次劝栾梅:“你身体不好,不能总这么熬夜!”栾梅对母亲说:“我文化底子薄,就得多吃苦。”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劲头,随着听课的笔记一层层增高,阅读的书籍一本本增多,栾梅终于掌握了针灸治病的基本医术。1984年年初,经刘大夫考核,栾梅完全可以在家自己扎针治病了。第一次不用父亲送自己去医院那天,栾梅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这微笑中既有自己学有所成的兴奋,更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了父母辛劳之苦的喜悦。

  1984年4月的一天,母亲干完活回到家中,捶着腿说关节疼得厉害。栾梅一听立即给母亲针灸,经过几次治疗,很快缓解了母亲的病痛。母亲乐得直夸她:“你这些年的努力和辛苦真没白费!”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栾梅突然冒出个新想法:我既然用残疾之躯学了医,何不用学来的知识为别人治疗病痛解除疾苦,那样自己的人生岂不是就有价值了!从此,栾梅一听到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谁不舒服了,就主动给他们针灸治疗,而且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大家对她赞不绝口。

  没多久,栾梅能针灸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她成了远近闻名的针灸好手。1984年10月,县卫生局要办一个中医针灸、理疗学习班,栾梅得到消息立即去报了名。学习班开课后,她刻苦学习,经过两年多努力,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于1987年1月考取了医士资格证书。

  开办诊所悬壶济世,打拼18年成为自强模范

   拿到医士资格证书后,栾梅自信心大增,她觉得应该发挥一技之长走向社会,这样既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又能减轻父母负担。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心愿呢?进医院,仅凭一张医士资格证书,显然不可能;去私人诊所,自己是个残疾人,恐怕人家不愿要。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栾梅决定自己办诊所实现心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