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丑行,使其臭名远扬。然而,孙殿英是如何萌生盗陵的念头以及他如何能逃避制裁苟且偷生,则鲜为人知。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非国民党正规军的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粮饷。孙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甚至有哗变的危险。
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解药”。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生——“盗墓去!”
另一促使孙殿英盗陵的原因,是他耳闻目睹东陵陵区被破坏的情况。东陵昔日群松蔽日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更有甚者,东陵的地面建筑也被军阀和当地人偷盗拆毁。先是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孙殿英部进驻遵化县时,沿途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大量外运,孙殿英心里直发痒。于是,他找到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他诉说了无饷可发的苦衷,并机密地说出部下有人建议掘皇陵筹款发饷。徐源泉一听,觉得这是发大财的好机会,但他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说行,也没有表示反对。孙殿英心中窃喜,总指挥没有表示反对就是默认了。于是他决定放手大干。
1928年7月,孙殿英部对清东陵实施了7天7夜的疯狂盗掘。8月初,当这一丑闻首先被路透社披露后,民众哗然,呼吁究查主谋。
然而,就在国民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
徐源泉看了孙殿英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为他指点迷津: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庇荫。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
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珠宝用来打点。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他还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最终,孙殿英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还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
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孙殿英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