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幼年身体非常不好,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读读停停,他大学读的是电机系,因为老生病,胜任不了繁重的工科功课,而不得不改学相对轻松的经济。好不容易念到大学毕业,体检仍然过不了关,无法参加分配,只能继续留校休养。
吴敬琏今年80岁。曾经作过他多年助手的柳红,2010年初撰文说:“2003年,在房山集中和吴老师一起修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时,他每天快走。我们散步时常常碰上他正一圈圈地健步如飞呢。”
不过,吴敬琏的弱项转为强项,起因并非缘于快走。柳红在同一篇文章中说:“是‘文化大革命’下干校,在风吹日晒下劳动,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根本转变。如今,吴敬琏80岁了,除了白发,没有老态。谁能想到,最终,竟然是他的身体成就了他的事业。真是祸兮福之所倚啊!”
由吴敬琏我想到厉以宁。厉以宁读的是北大经济系,毕业后留校,1957年被批判,在经济系资料室一待就是20年。
坐冷板凳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从20年后的情况看,“文革”落幕,改革兴起,厉以宁在经济学界脱颖而出,他得益的,正是坐冷板凳期间的积累。因为在那个资料室,他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方便,广泛、深入、系统地阅读了当时经济系珍存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与几十种国外经济学期刊,为他日后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