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是一个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小村。这个村子,不但是河北省新农村示范村,还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在这个只有720户人家的小村里,有30多家村办集体企业,年总产值5.1亿元,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白沙村能有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羊倌出身的党支部书记侯二河。那么,侯二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呢?
小村巨变全靠一个人,他就是曾经当过羊倌的侯二河
走进现在的白沙村,就像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都市:青山环绕中的白沙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绿荫掩映着一排排花园式别墅、一栋栋楼房,干净靓丽的街道,宏伟的文化活动中心,气派的“两委”综合办公楼,宽敞的公园广场。在村里,超市、学校、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有线广播电视中心等一应俱全,还有文化墙、文化广场和小游乐园。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村民的优厚福利。在这里,住房是分配的,油米面茶鸡鸭鱼虾按月发,每年每户发一张面值8000元的消费卡,可在村里的超市购物,在村里的饭店吃饭;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教育费用全免,考上大学有现金奖励;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赡养费,村民还都免费上了保险……
如今如此富裕的白沙村,谁会想到30年前,这里可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穷村子,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村集体账上还欠着30多万元。这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土薄石头多,既无鱼盐之利,又无海运之便。熟悉这里的人都说,这里种地像绣花,因为可垦种的土地太少,又多是石灰岩质土地,种地得像绣花那么精巧。
人们都说,白沙村在30年间之所以会发生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侯二河。如果没有侯二河这个白沙村党支部书记30年来的全身心付出,就不会有如今现代而富裕的白沙村。
侯二河,1954年出生在白沙村,他出生3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们5个子女艰难度日。家里缺衣少食,全家每天只能吃糠咽菜。小的时候,侯二河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玉米面,但这个梦想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实现,而吃到的也只是外皮是玉米面,里面是糠的馒头。
侯二河10岁才上小学,在学校里数他穿的衣服最破。那时候,侯二河最喜欢玩的游戏是“顶拐”,因为赢了就能赢来对手的半个玉米面馍馍。有一次,他和同学玩“顶拐”的时候不小心把裤子撕破了,露了屁股,还是老师帮他把裤子重新缝上的。
小学毕业后,侯二河开始放羊,因为放羊挣的工分高,每年还能补助十几元钱。在全镇十来群羊中,数侯二河放得最好,羊养得最肥。当时,侯二河的梦想就是当个生产队队长,但这个梦想不久就破灭了。生产队里有人妒忌侯二河羊放得好,有一天晚上趁侯二河不注意,偷了他十几只羊,侯二河也因此失了业。
刚当村支书受尽了委屈,抓发展集体经济又遭人举报
18岁时,侯二河想过去当兵,但因体检没过关没去成。那时,村里正在招人修水库、建渡槽,侯二河去干了两年。因为他踏实肯干能吃苦,不但入了党,还在20岁这年被村里的老支书看中,推荐他做了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
为了不给老支书丢脸,村里修水库、建渡槽、筑大坝、修水渠,侯二河凡事都冲在第一线。1982年,村老党支部书记不幸遭遇车祸身亡,28岁的侯二河成了白沙村的村支书。然而,新官上任的侯二河,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屈辱。
侯二河刚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就遇到了3个不配合:村民不配合,生产队不配合,村领导班子不配合。他在村里开村民大会,正在讲话时,有个支委喊了一声散会,台下顿时就没人了;他去县里开会,村里就有干部开村民全体大会,要把他选下台。面对重重困难,侯二河真的快挺不住了。有一天,侯二河从亲戚家回来,天正下着雨,一路上侯二河都想着自己受的委屈,忍不住就跑到老支书的坟上痛哭,哭了足有半个小时。他一边哭着向已故的老支书请辞,一边心里又觉得对不住老支书。
那段时间,亲戚朋友都劝侯二河别再受这个窝囊气了,但劝的人越多,他反而想通了:要干下去,而且要干出个样子给那些不相信他、看不起他的人看,更要给已故的老支书看,不辜负老支书生前对他的信任。
侯二河首先从整顿“两委”(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班子入手,调整干部队伍。年龄大的退,能力强的干,争权夺利的靠边站。不久,一个团结的新班子站在了群众的眼前。接着,“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分担指标,分头借款,3个多月就建成了一个新的石子厂。当年,村里不仅还清了建厂贷款,还积累了两万多元,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紧接着,白沙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投资3万元在西南山办起白灰窑,当年就收入5万元。后来,侯二河用挣来的钱,滚雪球般地发展集体经济,每年新办一个企业,3年就还清了30万元外债。
到1993年,白沙村已有十几家石子厂。村里富了,侯二河想给村民建小楼,谁知刚盖了两栋,武安市检察院就来人查他了。
侯二河被人举报了,而且“罪状”有24条之多,比如贪污、挪用公款等。这件事一查就是3年。头一年是武安市检察院对侯二河进行核查,第二年是邯郸市检察院对他进行核查,第三年是纪委来查他。查了3年,上级发现侯二河根本没有做过那些事,就又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因为找了门路,所以才没事。
这件事虽然搞得侯二河很头疼,但他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他不怕被查。
风波过后一门心思带领村民奔小康,如今16项福利造福全村百姓
举报风波过去之后,侯二河又一门心思扑在白沙村的建设上。
稳定了民心后,当然更要大力发展经济。侯二河认准了一条理:要想富,就得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此,他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村办企业年年招标,解决集体经济大额贷款、利用工业反哺农业……从此,白沙村的集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崛起。从1997年开始,白沙村先后建起了铁矿、热油泵、加油站、焦化厂、洗煤厂、免烧砖厂、煤气白灰厂、益源畜牧业公司、华鑫商贸公司、清源现代农业科技园。村里还投巨资对石子厂设备进行彻底改造,利润可观。
2009年,白沙村投资1200万元,购进30部“前四后八”重型汽车,组建了白沙五龙运输公司。
2010年,村里又投资8000万元,建成一个零污染的活性氧化钙厂一期工程。
截至2010年年底,白沙村已拥有30多家企业,带动了75家个体运输专业户。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