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星星的孩子”锻造成为“阳光孩子”

  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3500万儿童患孤独症,且以每年10%~14%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现在也已有180万自闭症患儿。对于这种疾病,人类目前所知甚少,更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仿佛都经过上天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地纯洁、漂亮。可是,他们却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2010年10月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0年世界街舞(Hip-Hop)大赛决赛场上,9岁的华商少年林俊宇优美地舞动着身躯、空翻倒转,并展示其闪电式的快速步法,最后以头顶地面旋转作为结束动作。最终,林俊宇以出色的发挥和技术击败了来自法国、芬兰、俄罗斯等国的全球街舞顶级高手,获得了这次大赛的银牌。在此之前,林俊宇还曾两次代表加拿大参加过街舞比赛,并夺得两届世界杯金牌,其他的国际和本地奖项更是多不胜数。也许你做梦也想不到,这位充满灵性、活泼可爱的9龄童曾是一个自闭的“星星的孩子”。他的父母是如何训练与引导他,让他走出人生的阴影,重获新生,并踏上新的征程,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呢?

  

   永不放弃,要把孩子训练成

  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

  

  2001年,林俊宇11个月时就会叫爸爸了,他喜欢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拿着肥皂盒他能敲上10分钟。然而,直到快两岁,林俊宇仍然只会叫爸爸。另外,小俊宇喜欢原地转圈,转多少圈头也不晕;他跑步很快,跑的时候身体剧烈前倾,看似随时会摔倒,但他却很少摔跤;他还经常一边跑一边笑,看上去特别开心。

  但俊宇的父母却同时觉得“孩子神情好像有点不正常啊”。夫妻俩连忙带孩子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自闭症患者。

  从确诊那一天起,刘芳和丈夫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因为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对痛苦的体会,可能并不强烈,但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则完全不同。林俊宇从小就爱笑,能持续笑上1分钟,即使是爸爸妈妈和他讲话时,他也如此。好几次看着孩子无比开心的样子,刘芳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

  其实自闭症患者也会哭和笑,但其行动、语言、社会沟通方面却都存有障碍。换言之,他们的哭笑没有任何理由,他们不知道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林俊宇亦如此,平时他总是粘着妈妈,寸步不离地跟着妈妈,没有什么安全感,也不让爸爸妈妈以外的人抱。起初刘芳还以为,孩子粘妈妈是一种天性,是正常的。但当有朋友到访时,林俊宇为了不跟陌生人说话,竟然连妈妈也不粘了,把自己关在房间几个小时,而这时他稚嫩清秀的面庞、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就会反常地表现出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仿佛中了魔咒,封闭在一个大家无法洞悉的梦魇里,即使近在咫尺,仍和这个世界隔着百万光年。

  由于自闭症发病年龄早、症状特殊,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一些亲朋好友好心地劝说刘芳夫妇:趁你们年轻再生一个小孩算了,只要尽义务将俊宇养育成人就行,不要再对他抱有什么太大希望。听了这些话,夫妇俩连连摇头,态度坚决地回答说:“作为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就无法敞开胸怀地去爱他,不能用慈爱的目光去凝视他也就无法毫无保留地欣赏自己生命的作品。所以对林俊宇这个孩子,我们永不会放弃!无论再怎么苦、如何难我们也要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

  在父母的陪同下,林俊宇去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评估,从模仿、知觉、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社会认知理解及交往、生活自理等多方面考查,根据评估结果,刘芳夫妇很快制订出了一整套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案。

  他们首先从调整孩子行为开始,进行感觉综合训练和应用行为分析治疗(ABA)。通过感觉综合训练促使孩子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动,让其神经放松,克服胆小怕生思想,减轻紧张情绪;同时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到与人沟通的快乐。为此刘芳每天都带林俊宇出去,到人多的地方,让他去游戏场跟其他小朋友玩。当孩子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时,能得到母亲给予的奖励。经过半年这样的训练,林俊宇慢慢知道,陌生人没那么可怕,从而也战胜了自己的害羞心理。

  ABA训练则是不间断地给孩子强化刺激,增强其信心,产生“我要做,我必须做”的意念,使他更乐于参与活动。起初林俊宇到哪儿总是坐不住,上桌爬窗,东窜西跑,就像一只小猴子一样,可他又很爱看表演节目。针对俊宇的这一特点,刘芳就有意识经常领着他去观看电影和文艺演出,刚开始时小俊宇每次到影院或剧场后总不能老老实实坐下来看节目,而是窜来窜去、进进出出好多遍。妈妈就告诉他,看节目的时候要学会尊重他人,这样走动既影响了其他观众的观看,也是对台上演员不礼貌的行为,应该改正。慢慢地小俊宇安静坐着的时间增长了,四个月后终于能够和大人一起安静观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而不随意离座,去听音乐会也是与家人安静地聆听到结束才离开座位。在观看电影或演出的过程中,刘芳还积极鼓励儿子说,假如现在换成是你在台上表演,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比他们演得更棒!以此来激发孩子“我要做,我必须做”的念头。由于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对陌生环境不再恐惧,加上适应能力增强了,林俊宇开始有了上台表演的欲望。

  紧抓住孩子行为变化的同时,刘芳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结构化教育、语言训练与沟通训练、他人想法解读等教育,提高小俊宇的认知理解、认知表达等全方面的发展。结构化教育是针对自闭症自身的认知功能缺陷,将教育方式系统化、程序化、细节化。语言训练与沟通训练则从发音前准备到学词,逐步提高到整句,参与社会交往、沟通。想法解读则是设置一定的场景,参与角色扮演,充分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社交能力。

  真所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父母的苦心训练,两年后,林俊宇终于能“金口”大开,从无意识发音到主动说话,叫出了第一声“我爱爸爸妈妈”,从鹦鹉学舌到整句表达,说出自己的欲望“我饿了要吃饭,我困了想睡觉”。

  看着孩子开始逐渐摆脱自闭的困扰,刘芳在欣喜之下转而训练林俊宇如何突破学习障碍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参与学校学习的问题。于是她调整了训练方案,在突破学习障碍的同时,以开发潜能,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为重点。慢慢地林俊宇能流利地读出一篇短文,记忆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识字能力大大增强,能看故事图片讲出一段故事,不但语言表达流畅,而且数学运算能力也很好,能解决文字或图示应用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