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24年前,凭着对电视剧《便衣警察》中便衣警察周志明的精彩演绎,青年演员胡亚捷一炮而红。如今,在热播电视剧《咱家那些事》中也有精彩表演的胡亚捷已近天命之年,儿子也长成了小帅哥,身为父亲,胡亚捷依旧不改“警察”本色,在教子方面,他既讲民主,又讲策略,与儿子斗智斗勇,让我们看看“便衣警察”的育儿奇招吧——
明星老爸忒“狠心”,
不给儿子买玩具6岁就送寄宿
1997年元旦过后,因饰演“便衣警察”周志明角色一炮走红的青年演员胡亚捷又添一喜,妻子汤静为他产下儿子辰辰。抱着这个娇嫩的生命,一股初为人父的喜悦油然而升。
随着儿子的一天天长大,胡亚捷夫妇在教子方面达成一致:穷养儿子,培养他坚韧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孩子将来成才必备的条件。
胡亚捷的单位离商场林立的王府井大街咫尺之遥,儿子对那里的商场再熟悉不过。为了预防儿子要这要那,胡亚捷每次带儿子逛商场前都要约法三章:“辰辰,爸爸给你说好,商场里的玩具只看不买啊!”辰辰满口答应。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到了商场,看到喜欢的玩具,辰辰抱着不肯松开,一个劲儿地说:“这个我都没有!”胡亚捷硬着心肠说:“我们之前说好就是看看的。”儿子恋恋不舍地说:“我没要……我看看行吗?”
辰辰5岁的时候,孩子们流行玩游戏机。胡亚捷对儿子说,玩游戏机对眼睛不好,又费时间,咱们不买,辰辰也没坚持要。然而,别的孩子玩,谈论的都是游戏机的话题,辰辰和别人搭不上什么话。
妻子对丈夫说,咱们也给儿子买一个吧!胡亚捷硬着心肠说,别的孩子有,儿子没有,这样才能培养他的自制力。
后来,辰辰委屈地撅着小嘴说:“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游戏机的孩子!”胡亚捷随即接了一句:“儿子,那你多牛啊!”
对儿子“抠”还不算,辰辰上一年级时,胡亚捷做出了一个更狠心的举动:把儿子送进寄宿学校,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了让儿子在心理上尽快融入寄宿学校的氛围,入校前三个月,胡亚捷就发动亲友配合他“演戏”。那段时间,胡亚捷的朋友只要一来家里,就会用羡慕的口吻对辰辰说:“辰辰,听说你要上寄宿学校了,真羡慕你呀,寄宿学校大家一起吃,一起住,多好玩呀!”就连他的爷爷、奶奶也“违心”地对他说:“辰辰呀,你能上寄宿学校,真了不起,到那里的孩子都是好样的!”这种话听得多了,辰辰越发觉得寄宿学校是个好地方。
2003年9月初,胡亚捷和妻子开车送儿子去寄宿学校报到,由于事先做了铺垫,辰辰以为寄宿学校就是“天堂”。胡亚捷夫妇顺利地把儿子安置好,辰辰还笑着和父母说再见呢!
然而,在寄宿学校住了一周后,辰辰终于体会到一周只能见爸妈一次的滋味了。回到家里,他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胡亚捷和妻子极力调动儿子的情绪,给他讲笑话,三个人一起做游戏。
又到了离家去寄宿学校报到的时候了,辰辰上了爸爸的车,一路上静默着不说话,胡亚捷就在车上放些欢快的歌曲调节气氛。
到了教室,看到别的孩子哭成一团,胡亚捷觉得有些不妙,他怕儿子情绪会失控,就狠心地把儿子送到教室,赶紧转身走开了。但此时的胡亚捷并没有离去,而是悄悄走到教室后面,透过玻璃窗观察儿子的反应。他看到辰辰眼中含泪,在自己的课桌下抽出一本书,仰起小脸,不让泪水滑落下来,在满教室的哭声中,大声读起了拼音:a、o、e……胡亚捷不忍心再看下去了,赶紧开车离开了学校。
到了第三周,胡亚捷要送儿子去学校时,辰辰可怜巴巴地说:“爸爸妈妈,我还没离开家,就已经想你们了!”听了这句话,胡亚捷装作去卫生间,悄悄擦干眼角的泪水,妻子则躲到卧室里不敢出来。然而,胡亚捷还是硬着心肠把儿子送到了学校。两个月后,辰辰渐渐适应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六年的小学寄宿生活,辰辰生活上基本自理,情绪自我管理意识很强,达到了胡亚捷送他寄宿的目的。
上名校遇阻,
转变思路让儿子自主择校
2009年春节刚过,为了即将小学毕业的儿子上个好的初中,胡亚捷夫妇也和别的家长一样,开始为儿子择校四处奔走。
起初,胡亚捷锁定了一所离家近又有较好口碑的中学。由于这家学校“门坎儿”较高,胡亚捷决定让孩子以特长生考入(辰辰在校是管乐队成员,专攻小鼓,还是合唱队成员)。通过内部“情报”得知,本校乐队鼓手超编,但有一名吹低音黑管的乐手今年高考离校。
经“高手”指点,胡亚捷决定钻这个“空子”。征求了儿子的意见后,他买来了巨大的低音黑管,并找来专业老师,希望能通过三个月的“速成”创造奇迹!
辰辰很快就掌握了吹奏技巧并吹下了整首的《牧歌》,正当他的专业水平蒸蒸日上的时候,事情却有变,儿子上不成这所学校了。这个消息让胡亚捷夫妇心头哇凉哇凉的,辰辰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不过,让胡亚捷感动的是,儿子表示他将继续学下去,父母花出去的钱不会白费。
接下来,胡亚捷又通过关系联系了两所较好的名校,但这两所学校只认钱和成绩。
看到儿子的情绪一度非常地低落,胡亚捷马上做出了思想上的转变。他告诉妻子:我们错了!不能把我们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他决定认真地和儿子谈一次话。
2009年5月16日,辰辰从寄宿学校回家,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爸妈,我不想择校了,乐队特长生、声乐特长生都不想考了,分到哪儿算哪儿了,只要我自己做得好,到哪所学校都能受到欢迎。
儿子说出这样的话,胡亚捷心里一阵轻松,他为孩子有了挫败感而高兴,为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而高兴!他更加坚信,升学这件事儿闹到这份儿上只要引导正确,反倒能成为一件难得的事半功倍的好事。
接下来,胡亚捷和儿子进行了长谈,他问儿子:“人的一生为什么而活着?”儿子答不出来,胡亚捷告诉他:“人这一生就要为荣誉而活着!捍卫自己的荣誉就是捍卫自己的尊严,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你这几年在学校先有表现而后有了荣誉;有了荣誉之后又赢得了他人更多的好感和信任;孩子,你这些年靠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是我们做父母的都能看到的,是你们学校想看到的,也是这个社会希望看到的。爸爸相信你的这些努力不会白费,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听了爸爸这一席话,辰辰轻松多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