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缘起】
日前,随着湖南卫视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父亲应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个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同时,“‘熊孩子’来了,爸爸去哪儿了?”也引发热议。“熊孩子”是指那些5~12岁惹人讨厌的、不讲规矩的孩子,他们性情乖张,异常淘气顽皮,总是出其不意地搞破坏。在大街上,他们会突然冲过来掀你的裙子或朝你吐口水;到你家做客,他们会抢你孩子的玩具,然后故意毁坏;他们无缘无故地会向家长告状说你打了他……这些“熊孩子”令家长头疼,令邻居、老师抓狂。面对“熊孩子”,甚至有保险公司推出“熊孩子险”(即监护人责任险)。
与“熊孩子”现象对应的是,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重庆晨报关于“父爱缺失”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在被问及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时,42%的人表示是“母亲”,17%的人选择“父亲”,39%的人选择“父母”共同承担。很多家庭中,父亲成为家教在场的“隐形人”,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父亲该如何定位,矫正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现象?国外一些父亲的教育之道,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本期话题,我们共同关注——
驱散“坏孩子”的雾霾天
◎口述/沈 萍 ◎整理/小 随
邻居家的十岁男孩奇奇从小乖巧聪明、善解人意,很讨人喜欢。我女儿妞妞比他小几岁,总是嚷嚷着要跟奇奇玩,好脾气的奇奇从来不拒绝,无论妞妞的问题有多么幼稚,他总会专注地倾听,尽量给出满意的回答。
从前年开始,妞妞忽然就不肯跟奇奇玩了。她撇着小嘴说:“奇奇变多了,他老是端着冲锋枪对着我扫射,还让我假装被击中躺在冰冷的地上装死。要是违背他的命令,他就抓住我的手臂,拼命地掐。”说完,妞妞捋起袖子让我瞧,她的手臂上果然出现了几道深深的红痕。
我疑窦丛生。在我的印象里,奇奇不是这样的孩子,但事实摆在我的面前,不能不信。情急之下,我拉着妞妞来到奇奇家讨说法。
奇奇家里十分凌乱,邻居张大妈也在。张大妈正冲奇奇妈发火:“该管管你家奇奇啦,刚才他偷偷溜进我家厨房,把整袋盐倒进了正炖着的一锅牛肉里,恰巧被我下班回家的儿子逮个正着!”
奇奇妈憔悴的脸上挂满了深深的歉意,一个劲地说着“对不起”。但她并没有责备奇奇,只是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反复辩解说:“孩子还小着呢,大了会懂事的,是我没教育好,要骂就骂我吧。”
据张大妈说,如今的奇奇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淘气包”,班主任批评他,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张大妈的孙子跟奇奇是同班同学,常常听孙子说起奇奇干的淘气事。
最后,张大妈扔下一句“都是你这个当妈的宠坏的”,便叹着气走了。对于我的不满,奇奇妈也是一脸的歉疚。
见多说无益,我就转身回家。刚出门,奇奇爸回来了,向我点点头就进了家。门刚被关上,里面就传出奇奇爸暴怒的吼声,接着就是碗盆的碎裂声。我先前就听说过奇奇爸做生意赔了,整个人都变了,常拿老婆孩子出气。
我一边感叹着,一边领着女儿下楼。突然,奇奇从家里冲了出来,跑出来时还推了妞妞一把,差点把她推倒。我连忙拽住他:“奇奇,你跑哪去?”
奇奇根本不搭腔,双手挣脱着,还踢着腿,朝我吐唾沫。我知道爸妈吵架,孩子肯定吓坏了,就告诉他:“爸妈吵架是爸妈的事,小孩子不用管,也不要害怕……”还没说完,奇奇爸也从家里冲了出来,二话没说,从我手里抢过孩子,就拎着他上楼了。接着传来奇奇尖锐的哭喊声:“臭爸爸、坏爸爸……”
我又折回去敲门,可一直没人开,只听见他们家的哭喊声和厮打声,过了好久才渐渐平息了。
“妈妈,奇奇也挺可怜的。可是,以后我还是不能跟他玩了,他们家人都好凶呀。”看着女儿惊恐的表情,我连忙领着她下楼了,并解释说奇奇爸妈不过是一时心情不好,才会吵架的。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难怪奇奇会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叫他怎么承受得了!如果天空变了颜色,怎么能期望孩子的内心依然纯净?
找回属于“熊孩子”的春天
◎口述/齐素波 ◎整理/张丽仙
“齐老师,快去看看吧,张晓军又在欺负女同学呢!”刚下课,班长便气喘吁吁地跑到我办公室汇报情况。我心一沉,扔下手中的笔,撒腿便向教学楼跑去。见到他后,我大声说:“张晓军,你又干什么?”原来,林小丽的新羽绒服被张晓军用黑墨水画了一个大乌龟,旁边还写着林小丽的名字。“这是爸爸出差为我买的礼物,我平时都舍不得穿呢。”林小丽抽抽噎噎地说。
我把张晓军叫到办公室,责问道:“你为什么在林小丽同学的衣服上乱画呢?”张晓军却翻一翻白眼球:“有什么了不起啊,一件破衣服,一个劲儿在教室显摆!”“破衣服?你知不知道那件衣服值多少钱?”“我爸爸是做生意的,有的是钱,让我爸爸赔她钱不就得了!”
“这熊孩子!”我气不打一处来,立刻给张晓军的爸爸打电话。好半天,电话才接通,里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等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后,他在电话那头直道歉:“哎呀,那小子又给您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现在我很忙,回头我再揍他,需要赔多少钱,我一定赔……”
其实,这已经是张晓军在这周引发的第二次纠纷了。前几天课外活动时,张晓军在一群孩子的围观下,骑着一位老师忘记上锁的自行车,在校园里横冲直撞。最后,他在几个老师的堵截下才不情愿地停下来。我批评张晓军:“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当时张晓军也是翻一翻标志性的白眼:“我爸爸说在我这个年纪时,他早就骑车满大街跑了!”。“有这么教育孩子的吗?”我气呼呼地给张晓军的爸爸打电话。张晓军的爸爸也是这样答:“哎呀,瞧这熊孩子,净给我找事儿。我现在忙,等回头我给揍他一顿……”
又是“我很忙”、“揍他”。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如果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一定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于是,一个主意油然而生。我找到张晓军爸爸,跟他长谈了一次,终于使他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他答应配合我行动。
周一,张晓军拿着一辆电动遥控小汽车兴奋地在教室里炫耀:“昨天是我生日,我爸爸带我去游乐场玩了,还给我买了遥控汽车!”见此,我故意说:“学校禁止带玩具,我现在没收,放学后再给你吧!”张晓军不情愿地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