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节:父爱永不能缺席
6月19日,父親节。下午,家庭期刊集团牵头举办了一场父親节親子互动辩谈会,上百名专家、家长和孩子参加了此次辩谈会,主题是“忙不是父爱缺失的理由,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据日前由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广东家庭“父教”缺席较为严重。在家庭角色的分工上,大多数父親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观念。63%的父親认为挣钱养家糊口是丈夫的主要责任,10.6%表示不肯定,仅26.4%的父親不这么认为;49.2%的父親认为应该男主外、女主内,10.8%表示不肯定,40%不这么认为。
在家庭子女保育和教育的活动方面,受访父親参与的程度也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親的缺席最为严重。74.5%的受访父親从来不或较少为孩子铺床叠被,72.9%从来不或较少为孩子换尿布,65.3%从来不或较少给孩子穿衣服,63.9%从来不或较少为孩子洗澡,一半左右的父親从来不或较少接送孩子上学放学,48.4%的父親从来不或较少辅导孩子做功课,只有12%的父親承担了辅导孩子做功课的主要任务。
“中国是一个父教缺失的国家,父教缺失让男孩在很多方面节节败退,正在使中国失去一代男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教是不可替代的,父教缺失会让男孩终身“缺钙”。他说,父教缺失使男孩失去了让自己成为男人的榜样。儿子是在对父親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的模仿中逐渐长大成为男人的。
“中国家庭中父親的缺位十分严重,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华人美育促进会主席、广州109中学原校长叶昌奎认为,父親对女孩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排除父親对女弦开朗性格和自立精神的影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由父親陪伴得多的女孩,不容易早恋。”叶昌奎说,他在担任109中学校长时。曾对全校发生早恋的女生进行调查,发现早恋的女生。90%以上是因为跟父親一起生活太少。
相关资讯:
本刊2010年9月下半月版刊发了《30万字对话日记:父爱从未缺席》一文,讲述主人公程敏9年来用日记与女儿进行交流的故事。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要求,程敏将他与女儿的30多万字日记整理成书《怪爸爸笨女孩》,已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母親节念親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提起母親,你的内心是否流淌着一股暖流?一起来说说你心中母親的印象:贤惠?淳朴?时尚?温暖?保护伞……”2011年5月母親节前后,本刊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familyl982)举办了“说说你心目中的母親”活动,众多“粉丝”对母親的感恩之情令人感慨、感动。
@沉璧静影:年轻时的母親是个很好看的女人,当年她穿着军装开家长会,被我的同班同学艳羡不已。而今,母親已经不再年轻,头发有点凌乱,衣着也不时髦,但她的面孔在我眼里还是惊人的美丽。妈妈。我爱你!感谢母親节的主题,让我可以有机会表达我的爱。
@流星雨1662;母親像一条船,集一生之力要把孩子载向彼岸……
@河南阿梓:母親,是我记忆中永远不知疲倦的纺车。
@大不柳:5月8日,母親节。我回到乡下,母親煨了我最爱吃的土豆排骨汤,我也顾不上减肥,美滋滋地吃了两大碗。人到中年,回到故乡还能叫一声妈,叫了还有人答应,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想给母親拍张照片。母親说“老了,老了,不好看”,不过,她还是开心地洗脸梳头……每次写到母親,我的笔都跪着行走!
为感谢“粉丝”对母親的爱和对《家庭》的支持,《家庭》编辑部已为发来母親照片或写下对母親感言的众多读者寄上了精美的水晶相框。
因为深爱,所以“挑刺”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家庭》杂志的老读者。屈指数来,我读《家庭》已有20多年了。每期一拿到杂志,在欣赏她丰富的内容的同时,我还精心“挑剌”,从常识性错误到标点符号,只要觉得有不妥之处,我都逐一记下来,然后反馈给《家庭》编辑部。因为深爱这本杂志,我希望她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2012年,《家庭》就要迎来她30周岁生日了,衷心祝愿《家庭》越办越好!
(江苏徐州周在天)
编辑回应:《家庭》杂志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千千万万像周先生这样的热心读者。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只有把刊物办得更好,永远行走在众多期刊的前列,才对得起像周先生这样的忠实“粉丝”。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