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理,预防小儿肠痉挛

  肠痉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多为平时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腹痛,剧痛常常使得小儿哭闹不止,面色苍白,手足发凉,捂住肚子到处翻滚,十分痛苦。判断是否为小儿肠痉挛,需要抓住两大特征:一是腹痛发作仅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随后可自行缓解,很快恢复正常;二是一般情况良好,尽管在疼痛发作时孩子痛苦万分,但无发热、呕吐、腹泻及腹部压痛,缓解后一切如常。

  小儿肠痉挛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原因包括:对某些大分子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等过敏;吃生冷食物过多,进食过快或者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及油腻食物;食入纤维素不足和排便习惯不良容易引起便秘,反射性诱发肠痉挛;寄生虫感染,刺激也是肠痉挛重要诱因;腹部受凉刺激肠蠕动增强,也有可能引发小儿肠痉挛。

  预防小儿肠痉挛的首要措施应为饮食调理,包括以下措施: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少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油腻物,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于饥饿;讲究饮食卫生,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注意食物过敏史,必须禁忌食用有过过敏反应的同类食物;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儿童要进行寄生虫学检查,以便驱虫治疗。另外,家长还要重视小儿的保暖,特别是要避免腹部受凉,防止肠道平滑肌受到激惹而诱发肠痉挛。

  小儿肠痉挛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当小儿肠痉挛发作时,家长无需过分紧张。先给孩子喂一些温开水,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给小儿热敷肚子,便可得以缓解。经上述未能缓解者可送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应用解痉剂,如颠茄、654-2或元胡止痛片,可迅速缓解疼痛,减轻小儿痛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