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乐善好施、五年内竭尽所能地资助贫困学子67万元的善良老人,一个是勤奋上进、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即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优秀受助学生。两个人长达五年的真情故事,本应留给人们一段赞不绝口的旷世佳话。然而,故事的结尾令所有人惊愕……
惜才,男子心系助寒门学子
2005年2月初的一天,齐齐哈尔市的建材商店老板房庆林偶然中登陆了一个爱心助学网站。在论坛里,他看到一个名为“梦想”的21岁男孩发的帖子。大意是说,酷爱音乐的他上一年9月,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因为家境贫困,第二学期上万元的学费、路费、生活费还没着落。如果筹措不到钱,他将难逃辍学的命运,所有的梦想都将成为泡影。
房庆林心里涌上一股酸楚。时年49岁的他出生贫寒,高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2003年凭着努力,开了一家建材商店。因为他缺乏管理经验,文化又不高,生意一直勉强维持。
但房庆林是个有着菩萨心肠的人,看到“梦想”由于没有钱而面临辍学,不由得替“梦想”惋惜。善良的本性促使房庆林做出了决定:主动联系“梦想”,尽自己所能帮他把大学读下去。
房庆林在发帖人资料里找到了“梦想”的QQ号,互相加了QQ后,两人聊了起来。“梦想”告诉房庆林,他真名叫徐鹏,家住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无力供他读书。现在学校放假,他正在家中照顾生病的父亲,等到3月下学期开学,他不打算回学校了,准备找地方打工,赚足学费后再返校读书。
房庆林感慨万端。现在,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像徐鹏这样不向父母和社会伸手、要靠自身努力赚学费的人不是很多,这就是勇气和骨气啊。这样的贫困大学生值得帮助。想着,房庆林以长辈的口吻说:“孩子,我很钦佩你,你来我这里一下,我们见面谈吧。”徐鹏勉强答应了。
见面后,徐鹏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房庆林。房庆林接过一看,是一张中国音乐学院的“缴费通知书”,上面说明如果再不交学费,徐鹏将被勒令退学。
攥着那张“缴费通知书”,房庆林向徐鹏讲述了自己因家贫而辍学的事情,并表达了想要资助他读书的愿望。徐鹏连连摆手说:“房叔,你赚点钱不容易,我怎能向您伸手呢?”房庆林正欲说服他,忽然来了个客户要买水泥,只好起身忙起来。看见房庆林和一个伙计扛着水泥袋给客户装车,徐鹏急忙走上前说:“房叔,让我来替你吧。”随即他从房庆林肩上将水泥袋接了过去……
客户走后,看着徐鹏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房庆林的眼眶湿了:“你是个好孩子,我心甘情愿帮你,你就别推辞了。我这也是为社会献爱心嘛。”徐鹏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给房庆林鞠躬说:“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会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报答您……”
其实,在决定资助徐鹏读书这件事情上,房庆林还是比较慎重的。为了查看徐鹏家是否真的贫困,房庆林打听到了他家的住址,在几天后突然造访。那是一间很破旧的平房,敲开门,房庆林看见徐鹏正坐在床头,给躺在床上的一个瘦弱的男人喂饭。环视四周,家里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一台破旧的电视机。
看见房庆林,徐鹏有些尴尬地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父母。原来,他的父亲由于脑溢血的后遗症已经偏瘫在了床上,母亲也下岗了。听说房庆林是想要资助儿子上学,徐鹏的父亲用含混不清的声音说着谢谢,母亲则抹起了眼泪……
房庆林心里有些酸涩,这样的家、这样的孩子多么需要帮助啊。从徐鹏家出来,房庆林直接去银行取出1万元,然后又返回徐鹏家,把钱交给徐鹏:“孩子,这些钱你先交学费,剩下的给你爸妈买点好吃的,以后我会继续帮助你。”
“恩人啊……”,徐鹏的母亲要给房庆林跪下,房庆林急忙搀扶起她,说:“只要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花点钱,高兴。”
贪婪,学子摒弃梦想索善款
2005年,徐鹏到了北京。他先是在一家小旅店租了个床铺安顿下来,然后每星期三次,去中国音乐学院听大课。
其实,徐鹏没有跟房庆林说实话:他并不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正式学生。1984年出生的徐鹏从小就热爱声乐。2004年,他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结果名落孙山。向往音乐殿堂的他为了得到父母的赞同,干脆跟他们说自己被录取了,跑到北京成了“北漂”一族。由于家贫,徐鹏不忍心向父母伸手要钱,在北京期间,他除了去音乐学院“走读”听课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为生存奔波上面。他在水站帮人送过水,在市场帮人卖过货,还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然而赚到的钱去掉听课费,也只够住地下室和买方便面用的。即使生活这么艰苦,徐鹏仍旧没有放弃追求音乐的梦想。
一晃,徐鹏到北京将近一年了,可无论他怎样吃苦耐劳,日子过得仍是捉襟见肘,常常连听课的学费都交不上。回到齐齐哈尔后的徐鹏在上网时,偶然进入了一个爱心助学网站,发现里面有许多热心人士助学的事迹。于是他以“梦想”的名字发了个帖子,内容中干脆把自己说成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他做梦都没想到,看到帖子的房庆林会主动联系他。起初,徐鹏既不敢相信真的有这么善良的人可以帮助自己,又不好意思平白无故地接收人家的资助,于是他对房庆林说了许多推辞的话语。后来发现房庆林资助意愿非常真诚,感觉这是自己追求音乐梦想的一个机会。所以,他花钱伪造了中国音乐学院的“缴费通知书”。果然,房庆林不但相信了他,而且出手大方,一次就给他1万元。
有了钱,徐鹏赶紧交上了听课的学费。剩下的钱,他游览了一直没有去过的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五个月后,房庆林资助他上学的1万元所剩无几了。
钱花光了,徐鹏又想到了房庆林。于是他多次给房庆林打电话,向“房叔”汇报学业。每接到徐鹏的电话,热心的房庆林都要问到他的生活,徐鹏忍不住婉转地说起自己的困难。心底善良的房庆林赶紧安慰他:“没问题,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随后,又一笔1万元就打进了徐鹏的银行卡里……
之后,房庆林每月都往徐鹏的银行卡里打款,算是供给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最初拿到房庆林资助的钱时,徐鹏还能按时去上课,也比较注意花销上的节俭。可时间长了,房庆林的资助款源源不断,他的心变得浮躁了,甚至感觉心安理得了。他对房庆林也不再客气,经常向房庆林念叨自己某某方面还需要花销。而房庆林也不含糊,平时500元或1000元地给他,最大的一次给了他4万元。不劳而获的境遇,不但改变了徐鹏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信念。他索性不再听课,也不再打工,而是开始游山玩水。此时,徐鹏身上已经不见了为音乐梦想而刻苦奋发的影子,相反的,享乐贪婪的私欲在他身上不断地滋生和泛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