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父母望子成龙,孤注一掷反而害了儿子

  儿子争气考进省重点高中,贫穷父母欣喜若狂

  2011年7月中旬,得知儿子邹泽栋被省重点高中录取,邹喜明跑到院子里大喊:“我家泽栋有出息,考上省重点了!”妻子鲍丽宁也跟着跑出来,高兴得直哭。邻居们纷纷向他们表示祝贺。

  夫妇俩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索性拉着儿子跑到楼下接受大家的赞美。夫妻俩的喜悦和荣耀就像泉水一样从心头冒出来。15岁的泽栋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邻居张大爷摸着泽栋的头说:“小子,为供你读书,你爸妈都累得直不起腰了,你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呀!”泽栋当着大家的面对父母说:“我一定用功学习,考上好大学,报答你们……”

  邹喜明一家住在沈阳市沈河区一座只有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48岁的邹喜明在沈阳南塔鞋城替人扛包运货,46岁的鲍丽宁在家附近的一家饭店打工。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很低,但夫妻俩总是笑呵呵的,因为他们的儿子学习好,有出息。

  两人结婚很早,却一直没有孩子,双方想尽办法治疗后,妻子年过30才生下了儿子,可想而知,儿子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夫妻俩一心希望儿子飞上枝头变凤凰。从儿子4岁起,他们就开始送他参加各种学习班。夫妻俩省吃俭用好几年,自己从不买新衣服,攒下钱都给儿子交学费。泽栋也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初中就考上了沈阳名校。虽然儿子现在进重点高中,要交3万元学费,这让邹喜明夫妇很吃力,可他们还是打心眼里高兴。不光是高兴,夫妻俩简直乐疯了。

  夫妻俩请假送儿子上学。看着儿子大步流星地走进校门,邹喜明对妻子说:“想不到,我扛包的邹大个,儿子考进了省重点高中,将来准能考上好大学。老板都羡慕我,说我生了个好儿子。”

  鲍丽宁也笑了:“这些日子,我都成了饭店的焦点人物了,老板娘逢人就说我儿子有出息。我脸上可有光彩了……”

  很快,一家人就从喜悦的高峰跌进谷底。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全班50名学生,邹泽栋竟排在第41名,而他入学的成绩当时在班级排第24名。邹喜明找班主任张老师了解情况,张老师说:“泽栋是个非常用功的好孩子,这次他输在起跑线上了……”

  原来,许多学生中考结束后就开始补课了。一些有钱的家长请沈阳市最好的高中名师一对一给孩子补课,一节课费用高达千元。钱少的家长自己组织起来,找一些成绩相近的学生,由家长自己办班请名师补课,大家一起分担补课费。

  邹喜明明白了,儿子所在的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在开学前的两个月已经把新课都学了一遍,开学后老师讲新课,这些学生等于在复习。

  回到家,邹喜明严厉地质问儿子为什么没考好。15岁的泽栋吓坏了,他从没见过父亲这么凶狠的样子,他哭着说:“爸爸,我知道考上省重点的同学假期都在花钱学新课,我没告诉你,不是我想偷懒,是因为咱家没钱呀!你和妈妈干那么重的活儿,挣的钱几乎都花在我一个人身上了。我上这个省重点高中的3万元也是你们借遍了亲友才交上的,我还能张口说补课的事吗?”邹泽栋说着说着眼泪哗哗地流。突然,“啪”,“啪”,“啪”,父亲的三个大巴掌抽在他的脸上,他呆住了,甚至没有感到疼痛。这是他第一次挨打。

  “你心疼我就考这个名次?我问老师了,如果高考你还是这个名次,只能考上三本!难道我和你妈累死累活就为了让你考三本吗?我告诉你,小子,我就是去卖血,也要供你补课!”父亲尖利的声音刺在泽栋的心头。

  鲍丽宁抢过丈夫的话:“泽栋,别说卖血了,就是卖房子,我们也要供你考上好大学!这么多年我们能抬头挺胸,就因为你学习好,我们一家有盼头!如果三年后你考上的是三本,那我和你爸的脸往哪搁啊……”

  邹泽栋双拳紧握,脸色变得铁青,他盯着父母说:“我邹泽栋,如果不能考出好成绩,三年后不能考上好大学,自杀谢罪!”

  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场面十分悲壮。

  搏命疯狂已丧失理智,能卖的一切都卖了

  决定给儿子补课后,钱在哪?邹家已负债累累,无处借钱了。无奈,邹喜明和鲍丽宁真的去卖血了。夫妻俩凑够了5000元,准备给儿子交补课费。此外,邹喜明白天在鞋城扛包,傍晚还出去摆摊修自行车。鲍丽宁则在工作的小饭店里主动加班,每天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再辛苦,也咬着牙坚持。

  他们打听了一下,一对一补课,太贵了,只能找现成的补班课。这让他们犯难了,因为现在的补课班不是老师办班,而是学生家长联合起来请老师补课。为了避嫌,老师都不给自己班的学生补课。

  鲍丽宁找了好几个家长办的补课班,都被拒绝了,原因是邹泽栋现在的成绩太差了,会拖大家的后腿。

  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社会公开办学的补课班。可只试听了20分钟,泽栋就出来了,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他都会。

  这样反反复复折腾,眼看就到了2011年年底。实在没有办法,鲍丽宁请求班主任张老师帮忙。张老师告诉她,联合补课的学生在一起快一个学期了,自然不愿意加入新生,只有等放假再想办法了。

  2012年1月中旬,期末考试成绩公布,泽栋的成绩是班级第40名,只提高了一位。放寒假前,张老师帮他找了一个补课班。这个班共有10名学生,每补一小时的课,泽栋要交150元。数理外三科,假期补课40天,每天三小时课,共计18000元;平日,周六周日每天补课3小时,一个月至少需要3600元补课费。夫妻俩算着账,盘算着下一步,因为靠卖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2012年5月,期中考试结果出来,泽栋的成绩上升到班级第33名。家长会后,邹喜明夫妇找到张老师询问情况。张老师说:“家长会上,成绩进步神速的三名学生的家长发言你们听到了吧,一对一请名师补课,为节省往返时间在学校附近租房,请专业营养师给孩子安排营养食谱,请心理专家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各种心理和情感问题……他们是这么做的,可我知道你们家的条件……”

  放学后,泽栋低着头回到家,说:“爸爸,你打我一顿吧;妈妈,你骂我一顿吧。我进步太慢了,给你们丢脸了。”鲍丽宁心酸地搂着儿子,边说边哭:“儿子,你尽力了,是爸妈无能,我家太穷了,不能给你创造好的条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