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荧星歌手吴怡铮梦想触摸着波切利的世界

   2010年上海电视台的春晚上,7岁的上海女孩吴怡铮用她清澈纯净的歌声演唱着《梦想会实现》,这是一首专门为她写的歌。她的爸爸妈妈此刻正坐在台下,全神贯注地抬头望着舞台上的女儿,他们的眼里噙着泪水,这泪水是因为女儿的进步,也因为女儿是个盲童……

  

   是不是铮铮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2003年2月18日,正在上班的吴建中突然接到妇产科医院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太太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必须立刻终止妊娠,进行剖腹产手术。吴建中急忙赶到医院,焦急地等候在手术室外。当听到手术室里传来“哇”的一声,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手术完回到病房,护士告诉他们,“你家宝宝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吴建中夫妇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由于女儿是早产,不得不在医院的暖箱里住了52天。接女儿出院的那天,吴建中从医生手里接过“出院小结”,看到上面清晰地写着“治愈出院”,全家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女儿四个多月时,有一天吴建中和太太许晓蓓将女儿铮铮哄入睡后,便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这时,《东视广角》的一则新闻让他们突然心里一沉,新闻里报道的是一起医疗事故,有个叫东东的男孩由于早产以后吸氧11天,结果导致视网膜病变,最终双目失明。

  这则让人扼腕叹息的新闻,吴建中夫妇却越往下看越紧张。这和女儿铮铮的情况实在太像了,同样是早产体重不到三斤,同样是放入暖箱,又同样是连续吸氧。

  联想到女儿已经四个月了,虽然外表并无异常,可却依然只对灯光有反应,对其它玩具常常一脸漠然,吴建中按捺不住了。他冲进房间,找出女儿出生医院的治疗费用清单,翻开一看,上面刺眼地写着用氧连续181个小时。

  那天晚上,这对年轻的夫妇一夜未眠,他们查了许多资料,得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因为“吸入高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这个晚上是如此的漫长,他们心里不断祈祷失明的不幸千万不要降临到女儿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吴建中和太太就带着女儿来到五官科医院,找到了眼底疾病的权威医生。医生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吸过氧了?”而事实正是如此。医生立刻让铮铮去做眼部B超。

  B超室里,当冰冷的镊子撑开孩子的双眼时,铮铮“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这哭声让吴建中和许晓蓓的心都揪了起来。许晓蓓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一个人到走廊上掩面而泣。而此时的吴建中却不得不强忍着心痛,死命地按住孩子,配合医生检查。

  做眼部B超和腹部B超一样,先要在孩子稚嫩的眼睛上涂上像浆糊一样的东西,女儿的哭声瞬间变得歇斯底里,拼命地想用手把那些东西擦掉,吴建中不得不加重力气按住女儿的小手。每次,手上的力气加大多少,他的心就加倍痛多少。B超医师将一个圆球状的东西压在了孩子眼睛上,嘴里的话让吴建中坠入深渊:“左眼视网膜脱落3毫米,右眼视网膜全脱……”吴建中连忙问:“还能治疗吗?”B超医师轻轻说了一句:“问医生吧。”看着医师的眼神,吴建中有一种不祥预感。

  果然,医生看了B超单子后,又给铮铮做了一次手工检查,随即便下了诊断:“这是视网膜病变的五期。”第五期是视网膜病变的末期,这意味着铮铮的眼睛基本被宣判了死刑。

  最不愿发生的终究成为事实——铮铮失明了!女儿就这样成了俗称的“人工盲童”。

  医生的诊断对吴建中夫妇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夫妻俩事业也算成功,给了女儿漂亮的外表,但却因为医院的疏忽,使得还在襁褓里的女儿就这样失去了用眼睛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而他们在悲痛之余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处求医,哪怕能让女儿恢复0.01的视力……

  然而,现实再一次给了他们重重的打击。几个月后,五官科医院组织了一次眼科方面的国际研讨会,国际权威专家给铮铮会诊后,都表示哪怕手术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虽然早产儿视网膜生长异常可以实施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也只要短短的几十秒,治疗后孩子的视力将和一般孩子没有区别,但是这项手术有个非常苛刻的限制条件,就是必须在出生后4周到6周。但很显然,治疗的“时间窗”早已无情地向铮铮关闭了。

  眼看着女儿的眼睛治疗希望渺茫,一年的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期又即将届满。吴建中夫妇决定起诉医院,他实在无法接受出生时眼睛好好的女儿就这样突然致盲了,但诉讼过程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那段日子,悲伤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家庭。许晓蓓天天以泪洗面,而吴建中常常会想如果有一天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了,那女儿铮铮怎么办?虽然理智上他们都知道接下来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可他们却始终无法真正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有一天半夜,吴建中起床上卫生间,天特别的黑,窗外没有月光。他没有开灯,摸黑找自己的拖鞋,但是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随后,他便赤脚扶着墙,一直走到卫生间才开了灯。突然他心里一酸,是不是女儿一辈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回到床上,吴建中久久不能入睡,他意识到如果连自己都不愿面对现实,又如何能让孩子将来独立地面对社会,独立地生存下去呢?他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女儿有她自己的世界,只不过她的世界和我们的有所不同,我要充当一个桥梁,把女儿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连接起来,让她坚强快乐地长大。

  

  你跟别的小朋友是一样的

  

  铮铮在慢慢长大,虽然她的眼睛失明了,但吴建中和太太一直在不断努力,他们不希望女儿的心灵也失明。

  有一天下午,奶奶带铮铮在小区的儿童乐园玩滑滑梯。许多小朋友在排队玩,由于看不见,铮铮的动作很慢,排在她后面的小男孩等得不耐烦了,为了催她快点,男孩就用脚踢了铮铮一下。铮铮吓得一下子哭了出来,大声叫着:“我不玩了,我要回家。”

  也许是这一次的经历深深地伤害了铮铮,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尤其遇到有人踢自己的脚,会觉得遭到攻击,感觉特别不安全。从那以后,铮铮开始害怕与人接触,她不敢到小区里,不敢到马路上,甚至听到汽车和摩托车开过的马达声,她都会一下子扑到爸爸身上,瑟瑟发抖,年幼的她常常流露出普通孩子没有的恐惧表情。

  吴建中夫妇意识到了女儿的恐惧心理,于是他们有目的地带着铮铮到公共场合与其他人接触。虽然明明知道女儿可能会遇到别人有意或者无意的伤害,但他们希望女儿能在挫折中一点点地融入社会。

  有一次,吴建中带铮铮去骑超市前的电动小木马,一个大点的孩子过来吵着要骑铮铮坐着的那匹木马。因为之前的事情,胆小的铮铮立即表示自己不玩了,要让给那个孩子骑。但吴建中却不同意,“他投了一块钱,你也投了一块钱,你就应该把木马骑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