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退休干部,一心享受高考乐趣

  2013年6月25日下午,中国第一高龄考生、85岁的离休老干部罗伯中通过手机查询,第一时间查到了他生平参加的第3次高考的分数,总分为59分。其中文科综合成绩最高,得了34分,英语14分,语文11分,数学0分。这个成绩,表明罗老难以上大学了,但他乐呵呵地表示并没什么遗憾,他甚至有些调皮地说:“成绩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也无所谓。我享受的是读书的过程,拿句时髦的话说,痛并快乐着!”

  无奈放弃大学梦

  1928年1月,罗伯中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一户贫苦农家,家中共有七兄妹,他排行老三。在当地一个开明乡绅的资助下,他由私塾、高小,一路读到了国立郴君中学。

  当时的郴君中学,相当于如今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校长是由当时的国民党湖南省衡阳行署专员亲自担任,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先进,请的英语老师都是清一色的外教。只可惜当时由于国民党战事吃紧,节节败退,地方政府官员都忙着拉关系找退路,老师已基本无心教学,每天上课就是搞搞劳动做做体操唱唱歌。眼见国民党已是昨日黄花,大势已去,在学校再也学不到什么知识,罗伯中在这里读了三个学期,便极度失望地辍学回家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内心极度迷茫苦闷的罗伯中认识了两名与他年龄相仿的热血青年。在他们的影响和介绍下,1949年6月,罗伯中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地下武装。

  参加游击队的几年,罗伯中由最初的一名连枪都不会拿的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作战勇敢,有勇有谋的小分队副队长。短短十几天,他所在的游击队便连续解放了桂东、安仁、桂阳三座县城。消息传出后,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都极为震动,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最令罗伯中引为自豪的是,他所在的游击队奉命参加了长沙解放战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应有贡献!

  湖南和平解放后,罗伯中先在郴州市工作了一段时间。期间,经人介绍,他与贤淑秀丽的郭金莲结婚了。一年后,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

  1953年初,由于罗伯中工作出色,表现突出,再加上读过高中有一定的文化,当时的湖南军管委领导派人辗转找到他,说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要在湖南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保送生,希望他能服从组织安排,去北京读大学,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听说有读大学的机会,罗伯中当时就激动得跳了起来:终于有机会上大学了,可不能错失这次好机会!

  可当罗伯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后,妻子面露难色为难地说:“你有机会上大学是好事,这也是组织上信任你,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可……这个家怎么办啊?”罗伯中这才意识到,自己光顾着高兴,把妻儿给忘了!考虑再三,罗伯中觉得自己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将来应该还有机会上大学,眼下儿子还在襁褓之中,这个家真的离不开自己啊!于是,他只好委婉地拒绝了上级的好意,拱手把上大学的机会给了别人。

  不久,因人才奇缺,罗伯中被组织调往相邻的衡阳市,安排在从战争废墟中重建起来的衡阳市五金机械厂,担任副厂长一职,主管人事、工会、后勤和物价管理等工作。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罗伯中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一头扎进工作中,每天下车间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集思广益,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只希望工厂早日恢复运转,早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这样,罗伯中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根本无法分心考虑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了。因此,尽管他内心时不时会萌生出考大学的想法,但只能悄悄压在心底了。

  转眼几年过去了,1956年,罗伯中的大儿子4岁了,工厂的运转也渐渐步入了正轨。此时,埋藏在罗伯中内心的大学梦复活了。他担心妻子不同意他报名考大学,又怕工厂里的同事知道后说闲话,背地里议论他,于是偷偷摸摸地报了名。

  遗憾的是,罗伯中的第一次高考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连查分数都没敢去查。尽管大受打击,但他的大学梦并没泯灭。然而,由于第二、第三个孩子的接连出生,生活压力的徒然加大,他的高考梦只能暂时搁置了。

  1962年,由于工作需要,罗伯中举家从湖南衡阳市迁到了永州市(原零陵地区)。来到新的工作单位——零陵地区五交化公司,罗伯中被任命为计物科科长,负责统计、物价工作。

  此后不久,老四又出生了。这下,罗伯中既要忙工作,又要辅导老大、老二读书,还要帮妻子做些家务,照看老三、老四。这样,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的罗伯中再也无法分身圆他的高考梦了。直到1989年2月离休,当年的小罗变成老罗,罗伯中这才恍然大悟,时间过得真快呀,自从1956年第一次报名参加高考,不知不觉已过去了33年!

  离休之后再圆梦

  离休后,罗伯中一下变得轻闲了,一直忙忙碌碌的他还真有些不习惯。此时,他心中埋藏已久的高考梦似乎又被激活了。他想,当年自己想考大学,却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不得不搁置,现在好了,自己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何不趁自己还年轻,记忆力还可以,再拼他一回?

  可是一打听,自己的年龄已远远超出高考限制的最高年龄!这意味着,此生他恐怕再也没机会参加高考了。得知消息,罗伯中闷闷不乐,好不失望:看来自己与高考真的从此绝缘了!

  罗伯中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想:既然自己与高考无缘了,那能不能在孙儿辈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呢?这么一想,罗伯中心里顿时亮堂了。原来,他的大孙女正在读高一,大孙子在读初二,其他几个孙子外孙女也在读小学,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都还可以!如果自己再正确地加以引导,给他们加加油,鼓鼓劲,给他们做个表率,说不定自己的大学梦就在他们身上实现了!

  说干就干,罗伯中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三步计划。第一步,给孙子孙女讲讲自己的光荣历史和战斗故事,在晚辈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正面形象,那样他们就会言听计从,易于管教了。罗伯中是个很低调的人,虽然他身上的故事很多,但是他此前从未跟人讲过,包括自己的老伴。这次为了孙女孙子成才,他真的豁出去了。

  果然,当几个孙子孙女听完爷爷娓娓道来的故事后,纷纷意犹未尽地说:“爷爷,您真了不起!打仗那么厉害,读书也那么棒!”罗伯中趁此机会说:“爷爷当年要不是因为打仗,早考上大学当上教授啦!那么,你们以后要不要听爷爷的话呀?要不要好好读书呀?”孙子孙女齐声回答:“要!”

  罗伯中的第二步计划是多订书报,不但给自己订,给孩子们也订。在孩子们写作业温习功课的时候,自己陪着他们读书看报。这样,既可增进与孩子们的感情,孩子们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及时解答。同时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让他们也从小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