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的“懒”

  一直有朋友说法国是一个很“懒”的国家。前段时间,我和同事到法国出差,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的“懒”。

  到达巴黎时间已经不早了,但街道两边的店铺却还没有开门营业,整个城市都看不到为生活奔波的影子。接机的法国朋友亨利说,一般店铺开始营业都是在九点之后,有的可能会更晚一些。我很奇怪,难道经营这些店铺的人都是玩票吗,为什么不早点营业来增加收入呢?亨利对我的问题感到很吃惊,在他的观念里觉得人不应该为了赚钱而那么仓促和匆忙?工作不应该是一种负担,应该是一种享受和挑战。

  一切安顿下来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亨利带我与其他法国同事见面,来到公司见到的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场景,三三两两的人坐在平台的遮阳伞下闲聊,或是左手书籍右手咖啡享受着美文加咖啡,就像在度假。

  到了第二天我仍然不被允许开始工作,亨利说我一路奔波太累了,先要放松一下,公司给我安排了两天的游览。旅游回到宾馆已经近七点,想到第二天的工作,还有一些事情需要确定,我打开邮箱想给法国的一个同事发个邮件嘱托一下工作细节,亨利看到后马上阻止我,这样做是侵犯人家的休息权利,公司有规定在六点后到第二天上班的时间前不可以打工作电话和收发工作邮件,严重的会被罚款的,我只好泱泱地等着明天早早去公司准备。

  在法国人还做着美梦的时候,我已经到达公司,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本想早上打印出来的一叠厚厚的文件,已经静静地躺在会议室的桌子上,并且每份文件上都用便签纸贴出了展示顺序,完全没必要做任何的部署准备了。等其他同事上班了,我了解到原来是昨天下班前就已经全部准备就绪了,每个客户的桌牌这些细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我很不解地问亨利,看到你们上班那么清闲,每个人手头的工作也不少,这些工作怎么都能提前做好呢?亨利耸了耸肩,摊开手说,这没什么啊!他告诉我公司里的同事虽然工作量都不少,但是工作分工都是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按照能力合理分工的,所以工作效率高,表面的轻松其实是事半功倍的结果。

  我忙问怎么进行分工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呢?他领着我来到了一间工作室,巨大的展牌上写着三句话:“这项工作能不能做?能不能和别的事情合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取代?”只要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就表明你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他说,公司里每一个同事其实在接受一项工作之前,都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并为这个计划设定一个时间目标,他们常常都是提前完成任务绝不拖沓,所以你才会看到,那么多人工作时间聊天喝咖啡。

  去基地考察更加让我大吃一惊,几个法国农民就可以经营几百乃至上千亩的农庄果园或牧场,即便是在很陡的山坡上也明显是农用机械统一耕种的土地。偌大一个生产车间全部是机械化流水作业,一个工人可以操控几百台机器的正常运转。我不断发出赞叹和佩服,亨利开玩笑地说:“没办法,为了‘偷懒’只好不断地研究发明出能帮人偷懒的工具,琢磨偷懒的方法。”

  从法国回来,我感慨万千,法国人的“懒”,其实是最讲效率的。这种“懒”是用最低的时间成本获取最高的工作利润,凡事都不拖泥带水,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去完成。这是法国人的做事法则,也是法国一直处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原因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