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女人的“讨厌讨厌”

  一家坤包生产企业准备设计一款更贴近消费者的女用包,大张旗鼓派出市场人员去调研,发现女孩子每次从包里找东西都特费劲,所有的“麻烦数据”都证明现在的女包设计不合理,应该有更多的隔层,这样“条理”才清楚。于是,企业马上推出了一款有更多隔层的女包投放市场,广告也没少打,奇怪的是,市场就是没火起来。企业求助于我,我指出:女人就爱找茬,你们设计的坤包太脉络清楚,是违反“(女)人性”的,因为女人就喜欢享受从包里慢慢找出东西的过程。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与我英雄所见略同:投资这件事,实际上要有女性思维,而不是男性思维。因为女性思维总是在对焦,她是一种寻求“终身大事”的思维,男性有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思维。女性总是喜欢在安全环境下去享受事情,男性有的时候享受完了才发现安全是有问题的。“安全第一”是投资的一个要素。你看《非诚勿扰》节目,女的一见到男的,就把这事与终身大事联系起来,但是很多男性总是说“先谈着再说”。

  传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选股时,特别喜欢亲自从生活中感受公司产品的好坏,如果不能亲自感受,他也会问出名堂才肯罢休。他的投资名言:“我宁可买太太穿的丝袜的公司股票,也不愿意买看不太懂的科技公司的股票。”

  从思维的角度看,男人是没有进化好的女人。总之,最近关于“女性思维”的研究成为新潮流,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时代,女性思维更有利于创业。在互联网时代,自我的和个人化的意识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换言之,更感性,“女性思维”天然就是情感导向和体验导向的,并不太需要经过逻辑论证,凭借本能的直觉反应作出判断,知其然,但不需要知其所以然。女性思维是一种感性思维,但长期以来,感性思维一直都是创业的大忌。因为,过去的创业,必须精于功能的设计、成本的控制、流程的管控、政商关系的处理,理性、精明,是创业成功的必备素质,甚至也是唯一的素质。

  但是,在今天,光是理性并不管用了,至少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很牛的创业者、商人,因为今天的创业,除了要考量你的技术和运营能力,更需要你具备洞悉人性、洞察用户心理的能力,需要你“像一个女人一样”去思考、感知和体验,即善解人意。

  创业者要有“同理心”,更缩小范围地说,就是同“女”心。要在乎、关心,甚至感同身受女人的体验、思维方式,以及她们的抱怨。有一个观点是:抱怨就是第一生产力。

  一个清华研究生,在淘宝从事几年研发工作后,放弃稳定的收入,决定创业。做什么?利用O2O与移动互联网,专门卖“水果切”。就是把不同种类、洗净切好的水果按照订单送到客户的嘴边。效果如何?三年时间,年收已过千万,并在近日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他的项目卖点就是:我知道你怕麻烦,没事,我来。

  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不管你的项目多赚钱、技术壁垒多坚固,前提都是让客户的生活、工作等某一方面变得更好、更容易,所谓满足需求,说到底,就是解决某一点上的真实问题,比如女人的困难与抱怨,女人敏感,她的抱怨就是“市场痛点”。有人抱怨租房难,58同城就来了;有人抱怨打车难,打车软件来了;有人抱怨利息少,余额宝来了……

  看看每天互联网上抱怨的事情,那都是机会,要学会将别人的抱怨、投诉、不靠谱的地方变成你的机会。所以,不要小看女人说“讨厌”,她的“讨厌”或许就是机会、卖点、创业的切入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