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西的北漂青年温东龙,因为想念家里妈妈做的霉豆腐的味道,毅然辞去工作在北京经营起了一家地方特产购物网站,名字叫“故乡车站”。网站的广告语只有九个字:知根知底的故乡美味。
温东龙说:“食物除了果腹之外,它还懂得人的乡愁。在乡愁深处,食物带着熟悉的甘甜或辛辣,抚平远乡人因时光荏苒而生起的褶皱。”他经营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为了让各种漂吃到地地道道的故乡美食。
团聚,总和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结合着,而和这情感相匹配的无疑是从儿时便植入的对食物的记忆。食物入口的瞬间,便知是回家了,那是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在温东龙的心里,霉豆腐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一小块就能下一碗热饭。自从2003年来到北京之后,他就经常想念妈妈做的霉豆腐。每次回江西过年,他总会带上两罐返京。
吃完,也就没了。而家,还那么远。“有成千上万的人像我一样,从乡下来到城里,他们心里故乡是什么样呢?最想吃的东西是什么?他们也和我一样难以忘怀么?或许,找到了那些地道的味道,就能回答我自己吧。”这是从那一刻起,30岁的温东龙下定了决心,创办一家贩卖故乡美味的网站,让异乡的游子能够吃到地地道道的家乡美食。名字他早就想好了,就叫“故乡车站”。
在网站的前言里,他将创业的缘由写得有点感伤:“故乡的确还在那里,而我,却回不去了。我能做的,不过是走走瞧瞧,停停食食,追寻那点点散落在旧时光里的记忆碎片。或许,一切都只是我心里最后的慰藉。故乡,只有离开了,你才会真正拥有。幸好,我们在开始往回走。”
2012年8月“故乡车站”正式上线,温东龙用了2年多的时间来准备,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找到足够好的特产。所有的特产必须是来自自己脚踏实地的发现,“我们选择东西的时候很谨慎,每一样食品都是我们亲自去看过的,要了解它制作的全过程,拿回来之后还要一样一样地做质检,每一种产品从开始寻找到最后的售卖环节,我们都会像一个中间机构、贸易平台那样,去全程见证。”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细致的过程,温东龙觉得有种寻根的意味在里面。
有一年春节,温东龙和妻子到丈母家去过年,发现当地巫山中南村家家户户都做腊猪腿,这是年夜必备菜。温东龙吃了一顿,口感特别香,于是他有意趁这段时间去农户家拜访。
乡邻们告诉他,与大多数饲料喂养的猪不同,山里人从不给猪喂食任何饲料,出栏也慢一倍。头年冬季买来的猪仔,每天只喂养自家地里长出的农作物,大多是青菜、苞谷、红苕、洋芋、苕藤和谷糠,有时候还有麦麸和剩饭剩菜。猪吃得天然,肉才会更健康。
温东龙也目睹了腊肉的制作过程,在谭家老屋前的院坝上开始,刚刚宰杀干净的新鲜猪肉,均匀地抹上一层厚厚的盐巴,用手掌拍打揉压数十下,然后放入盆中进行干腌。7天后,将腌制好的肉取出,悬挂于熏肉屋内的横梁上,底下是当地特有的柏树枝在火塘里燃烧。漫长的熏烤就可以开始了,这一过程,前后会持续一个多月,绝不能心急用重火。他们常常在农活间歇,围着火塘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细火慢烤。当熏肉变得黑乎乎但却干实,烤制才可停止。不过,这时刻的肉并不马上拿来食用,还需要再加入一点点自然的造化。将熏肉取出悬挂于自家二楼屋瓦梁下,任由山风吹拂,时间越久,风味越显醇厚。
到团年饭那天,一家人围着满满一火锅的腊猪腿炖洋芋果果,再冷的冬夜,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回北京的那天,当温东龙在码头看到很多人离家背着的行囊里都塞着几只露在外面的腊猪腿时,他更坚定了要把它拿到自己店里来卖的想法。
还有不少特产是来自周围朋友的推荐。一个曾经的同事跟温东龙说起长白山松塔,比巴掌还大,同事在长白山当兵时吃过,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可惜现在没人卖这东西。温东龙听了,决定出发,去把这种味道找回来。他来到了素有“红松故乡”的露水河林区——这里有一片红松母树林。480余岁的“长白山红松王”就在这里。而野猪和黑熊,是这片林子的真正主人。为了保险起见,温东龙找到当地一个叫刚子的小伙子做向导。刚子说,采松塔,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只有心高胆大的小伙子和有经验的老爷子才能深入老林子深处,即使是开采的当天,每次开山,村里人都得虔诚祭拜之后,才敢进山。
野生红松母树干高大,松针茂密,要生长50年左右才开始结籽,每个松塔从开花到成熟期约三年。皮肤粗砺黝黑的赶山汉子们,身上手上都是松脂,又黑又滑,脚上绑着铁制的“脚扎子”,像表演杂技一样把“脚扎子”使劲戳进松树,扎稳了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往上蹬,就这样一步一步爬到30多米高的树顶,找根结实的松枝坐稳,挥起自制的七八米长的竹竿敲打树枝。硕大的松塔就噼里啪啦地纷纷落下。由于常年气候寒冷,松木生长缓慢,每个树梢仅能结三四个果实,产量稀少。
采摘之后,满筐满麻袋的松塔,必须晾晒几周,这样才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再经过大铁锅盐渍、炒制。口感和香气堪称完美的松仁就成了。
就这样,两年多的行走里,“故乡车站”网站上储备的故乡特产日益丰富起来,到上线时已经多达二三十种。在网店里,温东龙扮演的不是掌柜,更像是一个导游,他把一路寻觅故乡味道的过程都忠实地记录在网店里,让大家了解每一种味道的来龙去脉。和普通淘宝宝贝不一样的是,温东龙还仔细标注了具体的出产地、提供人、材料采集方式、制作辅料、出品季节等等。温东龙的团队也会去辨别食物的安全属性是不是高,是不是比较易于长时间保存,比如贵州巴吉镇的古法红糖,当地是用甘蔗叶来包裹的,这样容易发霉,在温东龙的店里改为在玻璃罐里出售。
故乡车站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额大约10万,每单价格在200元至300元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是企业礼品定制的多,随着口碑的相传,个人购买的也越来越多。
故乡车站的产品最初都用纸箱包装,但温东龙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他希望呈现给顾客的是对故乡食物更多的尊重和宝贵。半年多之后,他从《读库》里一篇介绍蓝印花布袋的文章里受到了启发,转而找到了设计者图泥工作室。和设计师盖老师通电话之后,后者给予了出乎意料的热情回应。盖老师连夜做出了设计,确定画布的唐草纹理,手工缝制打样。纱布采购自南通,又在山东嘉祥完成染色和印花,最后,在山西丁村一个院子里,由作坊中多年专事纺织的女工手工剪裁缝制。
三个月的等待,一见如故的包裹,就像游子的行囊,更是故乡车站传递美味时“记忆的容颜”。为了给顾客带来更完整的体验,温东龙会注重很多细节,比如包装箱里面用来防震的东西不是破旧的报纸,而是从印刷厂买来的米白色切边纸,看上去更柔软舒服。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