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种植正在进行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至少要愿意去美化它,就像美化自己的房间——

  

  

  Guerrilla Gardening,中文翻译为“游击種植”,简单四字,道破了游击種植者们的秘密——他们就像游击队,在城市的拐角处、路灯下甚至是废旧的木信箱里種下一簇花朵、一丛草木。

  游击種植活动最早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同一时期的伦敦也开始有人不约而同地组织起游击種植的活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游击種植者的队伍中来,游击種植成为风靡全美洲、欧洲以及日本的低碳环保活动……在中国,也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游击種植者,他们在城市的边边角角悄悄栽種下一簇花草,正身体力行地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柔软。

  

  驯养一片绿意,

  驯养对城市的归属感

  1973年的初夏,油画家莉姿·克里斯蒂从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搬到纽约的休斯敦街区。这里嘈杂、混乱同时充满了脏污,这样的环境,让这个从乡下小镇搬来的女油画家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一種让人适然的绿意。于是,她托朋友购买了番茄種子,在公寓门口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種下了几十粒番茄種子。

  她把番茄種下后,开始用心地去浇灌它们,结果,没多久公寓门口的那片土地居然萌出了绿意。随后,莉姿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到那片番茄地旁嬉戏玩耍,甚至引得不少摄影师也开始以这一小块番茄地为背景拍照。莉姿觉得自己为这个城市做出了一点点的改变,就让那么多人欢喜,如果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都栽種下绿意和芳香,这个在她眼中灰蒙蒙的城市一定会让人更加喜欢吧?

  于是,莉姿组织了身边的一群朋友发起游击種植活动。她的队友有艺术家,也有家庭主妇,还有小提琴手,他们一起在社区周围寻找废置的空地,清理掉堆积在上面的垃圾、污物,種植上各色的绿色植物和花朵,并做上一道栅栏围起来。没几个月,纽约的休斯敦街区开始生长出一蓬蓬的绿意和一簇簇的花朵。

  后来,莉姿因为艾滋病去世,但是她留下的花园到现在,都一直绿意盈盈,其中几个花园还成为了纽约东村的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公园的门口都铭刻着对莉姿的纪念。就在莉姿游击種植故事不断蔓延的同时,伦敦的理查德·雷诺兹也不约而同地做起了同样的事情。和莉姿的遭遇相同,他也是生活在一个很差的街区——伦敦的大象堡,他觉得公寓门口那些乱草实在太丑了,他决定要種点什么来替代它们。

  于是,他彻底清理掉了门口的那些杂草,種植上了红白相间的花朵,三个月过去之后,他的门口已经有花朵随风摇曳。这让他觉得成就感十足。

  随后,雷诺兹开始在伦敦发起游击種植,他呼吁那些没有花园的园丁去照顾那些没有园丁的花园,让“一块此前没有任何意义的土地变成社区保护的开端”,从而使每个人对城市有归属感和所有感。

  慢慢地,雷诺兹发起的这场活动开始扩散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雷诺兹最近还出版了一本书——《关于游击種植》,特意讲述世界各地的種植者们如何改变社区的故事,其中包括洪都拉斯的流浪汉、纽约的学生和艺术家、德国的向日葵专家、伦敦的设计系学生等等。他还在书里教大家怎么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将在缺水、被行人践踏的环境下成长;怎么样去配花卉,以及怎样和干涉游击種植的警察斗智斗勇——比如,带上一名美女。

  

  

  80后许卡出生在南京的河西。童年里的河西,远不像现在这样高楼大厦矗立,那时候,许卡家所在的地方还是一个传统的小镇。在每家每户的屋子旁,都有一块自留地,许卡家的自留地里種着番茄、土豆、大葱等家常菜,许卡常常拿个小铲子,在爸妈種好的蔬菜旁種些别的。

  许卡的爸妈看她热情高涨的样子,在自留地里专门给她辟出了一小块来,让她想種点什么就種点什么。爸妈去上班时,许卡就一个人在地里瞎鼓捣,比如在菜园子里拔拔草、捉虫子喂小鸡,她简直忙得不亦乐乎。夏天来了,果蔬飘香,她那块小小自留地里種下的黄瓜苗,也慢慢长成枝枝蔓蔓的模样。

  童年的这段经历带给了她对土地、对大自然的热爱。后来河西被开发,小镇上的人们随着拆迁搬到了城里的楼房里,许卡家也不例外,随着房子被拆迁,自留地也被收了回去,从此,那些栽種花草果蔬的经历也就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2009年11月,许卡就读的南京理工大学和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交换留学生,许卡成了仅有的5名交换生之一。在伦敦留学的日子里,她听说了雷诺兹的故事。在伦敦,雷诺兹就像一个为理想而战的勇士,他的故事传遍每个人的耳朵。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雷诺兹在伦敦建成了28个“公园”,不是大的社区公园,而是小块的花园,或者装点街道、树坑和其它长条土地上的灌木。许卡也曾经看到过雷诺兹改造的一个小花园,就在一个街角,那里原本是一块荒芜的空地,堆满了零散的木头,但是后来那里变成了一块欧锦葵的花园,有风吹来,紫色、红色的欧锦葵起起伏伏成一片花的海洋,让人看了特别舒心。

  许卡一直欣赏雷诺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至少要愿意美化它,就像你会美化自己的房间。这是对公共空间认识的一種重塑——曾经我们认为乡村、大地、森林都属于自己,人们会乐在其中,城市的诞生使得公共空间逐渐异化,成为人们并不关心的地方,但是游击種植让城市变得有归属感。

  回国后,许卡在一家著名网络公司位于上海浦东的南京分公司上班,负责该网站旅游频道的专题编辑。许卡觉得,与其欣赏远处的风景,不如让身边的环境更加绿色,于是,她发起了“游击種植”的上海活动。在她看来,农民可以一直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蔬菜水果、养牲畜、挖池塘……虽然繁琐,但是满足。但是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土地,拥进城市,被塞进一个又一个小盒子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身边的社区从此变成一種性质可疑的公属地,似乎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匆匆而过,“宅”进自己的小屋。所以,许卡倡导在水泥森林里、在小格子工作间、在地铁的汹涌人海中找不到北的人们,来为这个城市做一点点的改造,让自己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而改造的途径,就是游击種植。

  她在豆瓣网上发起第一次活动,有300多人报名。随后,大家真正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各自行动,在自己的身边種下绿色植物的種子,或者街角,或者自己生活的小区,或者路灯下,或者废弃的井盖旁,并且上传了图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