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家伙

  不久前看柴静的卡梅隆采访,非常的精彩,有一种高手过招的感觉,很过瘾。其实对卡梅隆,原来的印象就是大片、高科技导演,没什么印象,即便是众人都说好的《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但是看了访谈后,改变了看法。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对卡梅隆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这样的人不成功,上天都不原谅。
  卡梅隆说自己是个疯狂的人,他喜欢跟疯狂的人合作,而不愿意跟那些所谓正常的人混在一起。他的疯狂只是一种想法和创意,以及对自己的要求。而正常的人只是那种按部就班,偷懒和因循的人,事事为自己找借口不做好。有一个细节,1997年泰坦尼克上映时,曾有一个观众给他写了一封信,提到电影中间一个镜头,杰克躺在甲板上看星空,那个懂天象的观众说1912年4月某天晚上的星空不是这个样子。这封信被卡梅隆认真地看了,他回了一封信:你这家伙,把那天的星空图给我复原绘来看看。后来,他在3D版的影片里真的还原了当天的真实星空图。就是这么个细节,你可以看到卡梅隆的认真和要求完美。他说,哪怕是做一个瓶子,一把椅子,一个花篮,一本书,用不用心都是可以看出来的,他不允许自己不用心,他要做到极致。
  这话让人想到了如今太多粗制滥造的商品,流水线,快速做快速销,做的人不用心,用的人也无享受,随随便便,很多东西失去了生命力,失与了联结。有时,我们不妨做个疯狂的家伙,而不要做个自认精明正常的家伙。在精明中,你失去了太多的机会和审美。听朋友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做杯盘瓷器的老瓷师,把做的价值不菲的瓷杯随手给友人孙辈的孩子用,朋友阻止:小孩子用这么好的东西,摔了怎么办?他却说:小孩子,一定要从小知道什么是好,长大才不会去粗制滥造。这话真的对极了。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在细节上去完善。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用多久?在于一件东西的引申价值有多大?经得起吗?物和人真正是一样的。
  卡梅隆还有个细节,他为了更深入地探索泰坦尼克沉船的真相,坐潜水器沉到海底3350米,大家知道,阳光只能射到海底大约500米的位置,就是说,到达海底3350米要经过10几个小时的黑暗……柴静当时问他有恐惧吗?这算不算冒险?他说:有些冒险是有价值,因为你要探索真相,给人一个交待,做一件有价值的事,对别人有影响力。如果是站在悬崖上蹦极,顶多只是找一种刺激而已,对别人没有任何影响。卡梅隆在水底采集了很多数据。对他来说,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他是一个疯狂的导演。想起现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胡编乱造,粗糙之极,马虎完工,不讲细节和审美,面对这些大师,能否有一点惭愧?赚钱是一个方面,做事一定要用心,你想传播的是什么?你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卡梅隆说泰坦尼克并非是一个灾难片和爱情片,他更想说的沉船那2个小时40分钟的过程中人性的诗意……真的,这才是真正有美感和价值的东西。为了这个诗意,他沉入到了深海,去想像和体会当时这大船那些曾穿着笔挺衣物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拉着小提琴的绅士们……
  到了一定年龄,也越发不能容忍做东西不够用心的人。虽然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惰性,但是我们尽可能提醒自己。有时,宁可少做事,尽量少做那些快餐式的事,因为知道毫无意义。也尽量少去买那些廉价,没有任何心思的衣物和用品,充满了焦虑和快速流行的意味,多一件不如少一件,只是商品垃圾而已。少买就是一种尊重。
  日本人送礼物从来都只是小礼物,但送出时相当郑重,用漂亮包装纸或是布巾,附上手写的随心卡,虽然只是一个当地的手信,或是一双筷子,一条汗巾,非常用心。用心的交流别人才能感受得到。
  洁尘曾说过一句话: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变得越来越放松,但是越来越讲究。真的,说得极好。
  那次访谈结束后,柴静说,这是她第一次英文采访,她感觉漏洞百出,但是她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卡梅隆先生可以容忍不完美,却不能容忍没有探索、体验和创新,还有平庸。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