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本身就是一个学校,
能学到很多关于中国的东西——
这事说来有趣,一个仰慕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在中国开起了学校,教一帮老外们学习中国文化。他们认识的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医、太极,还包括包饺子、做宫保鸡丁。
这家学校开在北京北新桥的九道湾胡同。九道湾果然很弯,拐了几个弯之后,才看到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门口挂着一块不起眼的牌子“HuTong”。进去后,左边是一个宽敞的开放式厨房,摆着一张长长的案子,案子的一边,一位中国厨师正一边颠着炒勺出锅宫保鸡丁,一边用流利的英文给一群老外讲解制作流程。
院落的主人、学校的校长、来自澳大利亚的马克坐在改造为茶室的东厢房里,正在和客人们一边品着普饵茶一边聊天。最大的一间北房是活动室,大部分的活动在那里举行。院子里的小黑板上写着近期的课程安排:胡同寻宝、远足、中医、太极、参观马连道茶城、烹饪课。这里,就是马克的“胡同儿学校”了。
马克对中国文化的迷恋从16岁开始。
那年,马克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西医不见效,于是父母托一位中医朋友给马克开了很多中药,让他每天在家里熬中药喝。从此马克习惯并喜欢上了中药的味道,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到现在我都相信,如果我生病了,中药一定能帮我的忙。”6年后,马克的病痊愈了,他非常想来中国,亲眼看看能治好他“不治之症”的这块神奇的土地。
2002年,马克来到中国,先是在北京一家健身房做健身教练,后来又成了一名导游。几年下来,他跑遍了中国的很多地方,中国话也说得越来越流利,他深深喜欢上了北京。
马克平时喜欢自己去菜市场买菜,他觉得菜市场就像是一本中国生活的百科全书。洋葱、大葱、小葱有什么区别,长黄瓜凉拌菜黄瓜生吃,头茬的韭菜最好吃,去得多了这些马克都搞了个门儿清。另外中国人讲究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冬吃萝卜夏吃姜”,春天的春饼冬至的饺子,这些也都让马克深深着迷,腊八那天,他还会像模像样地泡上一瓶腊八蒜。
马克觉得北京这座城市既厚重又年轻,像一个深不可测的宝库,有着让你挖掘不尽的文化宝藏。他尤其喜欢中国的茶文化和中医,是马连道茶城的常客,在他看来茶是中国最好的东西。在中国的这些年,他不辞辛苦地跑遍了福建、湖北、河南等中国茶叶之乡,向茶农学习采茶、炒茶工艺。
每每有国外的朋友来,马克都会带他们参观马连道,带他们品茶。他发现,很多外国人来了中国后都是由旅行团带着走马观花地看一些景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入了解就离开了。他感到很遗憾,他觉得其实中国真正值得一看的东西大都隐藏在民间,在老百姓的家里。比如中国菜里就蕴含了很多中国文化在里面,很多菜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讲究,比如老北京胡同里的文化,四合院的诸多讲究……而这些,跟着旅行社是不可能接触到的。
渐渐地,马克萌发了自己办一个学校让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真正了解和体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想法。2008年,马克和他来中国后结识的朋友,在顺义国际学校当外教的斯坦茜一起,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在九道湾胡同租下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起名为“胡同儿”,正式对外国游客开放,提供边玩边学了解中国文化的场所,“起名为胡同儿,是因为我觉得北京的胡同儿本身就是一个学校,能让人学到很多关于中国的东西。”马克说。
小院的布置马克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不希望自己的学校给人以“学校”的感觉,要让大家进来后处处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他用了足足六个月的时间来精心布置每一间屋子,从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回来雕花的明清旧家具布置茶室,竹茶盘,青花瓷,墙上是淡雅的中国山水画,院里挂着红灯笼,种着月季和石榴。
马克首先想做的,就是教外国人做中国菜。他觉得如果大家来中国一趟,回去后能给家里人做几道中国菜,岂不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可找到会说英语的厨师不是件容易的事,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能讲流利英语的厨师找到了。大家又开始收集菜品的故事,最早被确定下来的一道菜就是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宫保鸡丁。
除了家常菜,包饺子、做拉面、做蛋炒饭也是老外们想学到手的。老北京人喜欢说“好吃不过饺子”,马克教大家在面里放上胡萝卜、菠菜汁,做成彩色面皮儿,并告诉他们也可以包上糖馅、巧克力馅,更能符合外国人的口味。
“胡同寻宝”是“胡同儿学校”为大家提供的另一个活动,为了让客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胡同文化,让他们亲手触摸到胡同的一草一木,马克从北京小孩子爱玩的“藏猫猫”游戏想到了“胡同寻宝”:在一张纸上列下来所要完成的任务,规定好时间,大家就可以出发了。寻宝的范围不单在九道湾胡同,有可能在鼓楼,有可能在故宫。客人们说在寻宝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原来北京的四合院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厢房高低都不一样,北京人喜欢在院子里栽石榴和葡萄,北京人喜欢在饭后端个茶缸子在外面下棋聊天,北京人热心好客,常常带他们找到想去的地方。
有了切身体会,马克开始给他们一一讲解,四合院里不同方位的房子代表的地位不一样,主人住北房,是最高的。东厢房比西厢房高,因为西属金,东属木,怕金克了木。古代中国人重男轻女,男孩子要住东厢房,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住东边意味着“栋梁之材”。西厢房则住女孩子。东西厢房的台阶也不一样高,东面的要高于西面的,这意味着儿子的地位要比女儿高。此外,老北京人最喜欢在院子里种海棠、石榴、玉兰、葡萄、枣树,因为这些树种都有吉祥之意。海棠象征荣华、富贵,取其意“满堂富贵”。玉兰暗喻“金玉满堂”,石榴籽多,象征子孙满堂。葡萄象征着多子多孙。北京人不会在自家院里种桑树、松树、柏树等,因为这些树是阴宅(庙宇、坟地)的房子才种的。
在自己的四合院里,马克亲自为客人们表演和讲解茶道。他说,外国人在国外常喝的立顿只是一种茶粉,和真正的茶文化相去甚远。他教老外们如何区分普洱和红茶,熟普洱与生普洱有什么不同,让他们看干茶叶的颜色,闻泡过的茶叶是什么味道,让他们用心体会每种茶的不同香味。他还能详细说出每种茶的制作工艺和产地。
老外们最喜欢跟着马克这个“老茶友”逛马连道,不用担心挨宰,也不用担心喝不到好茶。在马克的介绍下,他们知道了茶文化不仅盛行于宫廷中,也普及在民间,老百姓家中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品种的茶有不同的养生功效,红茶暖胃有助消化,绿茶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可防癌、预防感冒,普洱茶解油腻,乌龙茶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