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水泥筑造的城市需要浪漫的构想。每天我们游走城市,多少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你们…… 他们……就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甚至在同一栋楼里,但我们要多久才能遇到对方?陌生的我们渴望相遇,相遇可能意味着一段友谊,一段恋情,一段故事,或者什么都没有。但相遇本身就是美好。
带着这种浪漫的想法,广州白领寒纪武在豆瓣发起了一个“我们多久才能相遇”的活动,像自己导演的一场文艺片,让广州年轻人充满了浪漫的相遇……
我们多久才能相遇
寒纪武,1984年生于珠海,2006年他从北京某所大学毕业来到广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刚来广州,寒纪武期待快点认识一些广州的朋友,结束对这个城市的陌生感,但每天忙于工作的他,到2008年还认识不了几个朋友,周末只能宅在家里,这样越宅就越不可能结识新朋友。触发寒纪武发起这个活动是因为豆瓣上一个名为“你好,陌生人”的帖子:
来到这个城市半年。一个人上班,一个人搭公交。一个人站在地铁的扶梯上。路过十字路口,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匆忙走过,红男、绿女。有些人成双成对,有些人也像我一样,形单影孤。有时候有冲动,想在大马路上随便找个陌生人打个招呼。但是看到那些陌生的眼神,怀疑的目光,总让人觉得你有所图。于是退缩,于是继续一个人行走。你好,陌生人。
寒纪武看到这个帖子后,感慨良多,既然大家在这个城市都如此渴望认识陌生人,为何不发起一个相遇的活动,让大家参与呢?于是2008年年底就有了“我们多久才能相遇”的豆瓣同城活动。那时候只是个大致的想法,想要与人结识。寒纪武的活动发出去后,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有几百人响应。原来这个城市渴望相遇的年轻人如此多!但怎样才能制造浪漫的相遇,而不是简单的网友见面,寒纪武还没一个成熟的想法。从大家的回帖来看,这一阶段真正相遇成功的也不多。
2009年3月,寒纪武策划了“提供个人的生活轨迹,来个浪漫相遇”:某个人在帖子上写清楚自己的轨迹:出入地点,穿着,自己活动的:地点,时间。然后同在这个轨迹活动的人就可以去和他相遇。网友丹丹在活动组里发了自己的个人生活轨迹: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和男朋友一起在农讲所地铁站附近的OK便利店买豆浆,她戴着红色眼镜框,男朋友戴着黑色眼镜框,希望与在这个区域活动的网友相遇。
一天,早上8:35左右,小D走进了OK店,付钱买了杯热豆浆,便坐在店内吃着早餐。这时小D发觉身边有两个人一直盯着他,感觉很奇怪,便回头望了望那两人。其中一个人是戴着红色眼镜框,而在那个人身旁的是个戴着黑色眼镜框的人。再转头又看到个黑框牛仔包加绑丝巾装扮的人。小D心底是疑虑重重,就在纳闷的时候,突然想起论坛上也有人声称很喜欢并经常在OK店喝热豆浆,帖上所描述的特征与这些人极为吻合。小D再次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微笑着看着小D。不言而喻,一帮喜爱喝OK店热豆浆的他们果真相遇了!无电话的联系,也无事前的约定,只因一杯OK店里的热豆浆,他们相遇了!惊喜不已的他们也立即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相遇”。
这个活动的魅力就在于,不借助任何的力量(甚至联系方式都没有给出),仅仅凭借一种心灵的感召,让怀着相同目的不同区域的人们在某一个地点相遇、相识!因为有了这个活动,多搭讪一句话,就成了朋友。有了这种相遇模式,你的身边可能充满了你的朋友,每天你都带着一种美好的心情出发。
同一范围,我们相遇
早上,你估计和我一起在同一个地方上公交;晚上,你可能和我在同一个餐馆吃饭;周末,你也许会和我在同一个公园活动……我们有很多相遇的地方,但是我们并不认识,在大城市就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小区,也可能长久不来往。针对这个,寒纪武又发起了一次“地区势力帖”相遇的故事。将某片地区的豆友(豆瓣网友的昵称)集中起来贴贴自己的行踪等线索,增加了人们之间相遇的机率。
网友“51%”发了个“环市东势力”帖:每天9点15分从淘金北正平中街与淘金北路交叉口出来,然后顺着淘金北路,依次路过工商银行、铁路隧道、好又多、友谊商店。区间很小,整个过程只有15-20分钟。我知道,遇见的机会很小,但如果每天出门都带着一种预备“遇见”的心情,微笑着迎面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行人,这种感觉应该也不错吧!
没想到这个帖子成了“地区势力帖”中最强劲的一个,到现在还很执着地翻着。
BlazingCD每天10点从淘金北正平中街出来,路过邮局和角茶。然后顺着淘金北路,依次路过工商银行、铁路隧道、好又多、友谊商店,然后还有不少,最后到达63层……
YAYA我的线路:周一到周五早上10:00左右出现在广东电视台站下车,然后过天桥,到对面的亚洲国际大酒店,穿过大堂,向左边的电梯走去……等电梯……
Jenny住淘金家园旁边,以前的每天都会走下那个斜坡,穿过华侨新村,去到车站,现在终于找到了一条捷径,直接在楼下坐482,再转车。
Echo(五月花)住在花园酒店附近,常常经过花园酒店大堂,听美妙的钢琴,呵呵,有谁有此同好?
微风轻轻吹(一杯白开水)早上7:50在邮电新村出来到花园酒店2公交车站附近打车;下午7:00左右在建设六马路麦当劳或者花园酒店附近的华辉拉肠吃晚饭。
Sanctus (即便困于狭小格子中,心仍在路上) 每天睡眼朦胧地从省第二中医院旁的小破楼出来,走下蜀福来右边的小楼梯,拐进淘金北路,路过友谊商店那个缺口时买个早餐,往前走,右拐穿过白云宾馆停车场,过天桥,下天桥。
随着跟帖不断增加,网友“51%”发现,原来和自己同住一小区的就有参加这个活动的。而且在周边活动的朋友也这么多。网友“51%”很快借助“环市东势力”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他们把活动内容发到论坛里,网友“51%”写道:“我不渴望每个相遇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但我知道每天我上班路过的区域,会有朋友关注着我。真是美好的相遇。”
隔着时空,我们相遇
2010年10月,寒纪武又发起了一个“隔着时空”相遇的活动。他在豆瓣里写道:“2002年的我在北京,走过海淀,走过朝阳,而今2010年我在广州,每每回忆起曾经路过的北京校园,曾经吃过的北京小店,那些都如此历历如新。不单是北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穿越了许多城市,许多小路,许多名胜,而今我们都已不在那里。
今日还会有人再去2002年我曾驻足的那个地方吗?曾经的小店还在那里吗?是否还会代我再去寻访曾经的那扇门,那条路,那家面馆,那个人……记得2002年的那些枫树红遍山头。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