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老师先创业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教师,你会怎么做?

  老老实实上师范学校,然后当助教,做讲师。

  如果你又开公司,又做投资,最好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成为又一个李嘉诚。

  但程朝潮明显是个内心很朋克的人,他办大学生创业协会,开麦奇品牌策划公司,组建传智领航投资发展公司,俨然一副有野心的商人样,然而他却说,他现在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在45岁的时候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教师。

  

  从卖冰棍开始的生意经

  

  20岁那年,程朝潮问了母亲一个问题:“你当时那么穷,怎么把我们养大,而且4个孩子都上学?”

  父亲离世后独力支撑一个家的母亲很平淡地说,拆东墙补西墙,保持信誉。一枝草,一点露,总有活路。

  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是排行最小的程朝潮,也早早地学会分担。

  才30岁,他的从商经历可以追溯到21年前。

  那时他9岁,拖着一袋童装走街串巷叫卖。母亲在深圳横岗一家制衣厂当清洁工,收集下来的碎布料,母亲让人做成小童装,捎回陆丰,让程朝潮去卖。一套童装卖两块五或两块八。嫌赚得少,也不愿意妈妈太辛苦,到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程朝潮就转行卖冰棍了。

  卖冰棍要有冰棍箱。一个旧冰棍箱七块八,程朝潮没钱,他就跟老板说:“你让我先用一个星期,没问题我再跟你买。”老板同意了。如果不下雨,卖冰棍一天能赚两块五,一个星期后,程朝潮赚了十七块五。

  尝到甜头后,当时才十几岁的程朝潮,用心钻营起卖冰棍的道道来了。一根冰棍进货5分,卖1毛。但到下午的时候,有的小贩会冰棍大甩卖,1毛两根。为什么?谁会做不赚钱的买卖?程朝潮开始打探,原来他们的拿货价才3分钱。为了知道进货点,程朝潮半夜守在人家家门口,等他出门拿货,他在后面悄悄地跟,终于摸到地方。

  他读书的小学离广汕高速近,那时就一条广汕,经常塞。一听到外面塞车,程朝潮课也不上了,溜去拿冰棍到高速路卖,坐地起价,一根可以卖5毛。

  小孩子,没有谋生的概念,只觉得卖冰棍好玩,又能赚钱买零食。长大了,回过头去看,才醒悟那时的艰辛。

  

  玩相机,推开一扇创业大门

  程朝潮喜欢摄影。

  要说他跟摄影的结缘,得从15岁说起。

  卖冰棍不好好学习的后果,就是中考他只考上了汕尾技校。程家的人都挺有个性,中师毕业的大哥不去小学教书,去了深圳西乡市场卖鱼。朝潮不想去技校,索性到大哥的海鲜档帮忙。生意清淡的时候,就靠看书打发时间。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他觉得自己谈不上爱看书,但是每天这么看,就成了习惯。甚至,他还买来高中英语语法,看着看着,也看懂了。

  大哥的海鲜档生意并不好,没多久就关门了。16岁,已经知晓书本好处的程朝潮回陆丰复读,并以优异成绩考上林启恩纪念中学。

  他还是爱看书。一天,他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叫《摄影1月通》,大爱呀,从此他就痴迷上了,买了很多摄影方面的书,用手指比照着,想象着怎么构图,怎么调光……做梦都想有一部相机。高一寒假,家人都在深圳打工,给他寄了1000块置办年货。他花了800,省下200,厚着脸皮找别人借了300,兴冲冲直奔照相馆,花480块买了一台二手海鸥,20块买卷胶卷。以后,每月350块的生活费,他花300块买胶卷,留50块吃饭,每天就靠捞免费汤里的青菜吃。

  程朝潮在学校人送外号“程疯子”,夏天,他就穿一条大裤衩,光着脚去上学,中午一个人睡到教学楼大堂地板上,因为那里通风凉快。但这个“疯子”同时又是学校的“御用”摄影师,晚会主持人,学校辩论队辩手,还会弹一手好吉他。

  他是这个时候想当老师的。第一年,美术专业分只够专科分数线。不是本科,他不上。背着行李,他去了广州美院,认识了后来对他提携甚多的张珏玲老师。

  第2年,临近高考3个月,他结束培训,返回学校参加高考。终于考上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4年后,当他以英语一分之差再次没考上研究生院时,程朝潮已经很淡定了,“就再考一次呗”,他说,“我已经习惯了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做两次才成功。”

  张珏玲老师同时担任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总监,大学时一有假,程朝潮就往广州跑,帮做服饰摄影。有一次,公司请了谢墨来做摄影指导。程朝潮因此得以结识到自己的偶像,并幸运地成为谢墨的助手。那时,程朝潮已经用两年半的时间修读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学分——这要感谢深圳大学的学分体系设计,只要够拼命,你可以不需要花太长的时间呆在学校里面。在谢墨身边呆了1年零3个月,程朝潮的身价从2000元/天涨到8000元/天。这1年零3个月,也让程朝潮看清一点:他永远也成不了谢墨,即使成了,那也不是他想要的。他放弃做一名职业摄影师。

  2006年,5月,接到深大传播学院研究生录取通知后,在摄影行业爬滚了5年的程朝潮去广州创办麦奇品牌策划有限公司,经营珠宝、服装等行业的品牌策划和广告拍摄。一开始他犯了很多大学生初创业都会犯的错误:把现实想得太美好。他很豪气地租了一别墅,月租6000元,很爽快地招了14个人。摊子铺太大了。3个月后,公司被迫裁减员工。1年之后,公司还是严重亏损。

  总结原因,程朝潮认为,自己总按一线品牌的要求去设计,去策划,但他的搭档,拥有的客户资源却大多是做批发,走大众路线的,这就产生了错位。2008年,公司重组,程朝潮把公司全权交由搭档负责,让他按照他的方法去保存公司。现在,公司剩下3个人,只有3个人的公司,却一直在盈利。

  

  办协会,“慧”聚创业力量

  2009年,程朝潮硕士毕业。9月,他开始筹办大学生创业协会。他觉得,中国的大学生创业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而中国在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育明显薄弱。办协会有三个功能,一是资源整合。有了协会,可以把创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把各个高校的校友找回来,其中不乏企业家、投资人,让他们来传授经验;二是做个主动的传播者。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对注册资金的要求,税务方面的减免等,但许多大学生对此并不了解,需要有这么一个组织去为他们做这事;三是做个观察者。想象一下,有一天,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高校都成立了这么一个创业协会,大量的一手的创业资料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份详尽真实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这难道不能对国家的创业教育有所促进吗?

  目前,程朝潮的创业协会已经举办了4次论坛,受邀请的企业家都欣然前来给大学生讲课、解惑。协会的迅猛发展是在年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局主办了一次“创业指导校园行”,14名大学生创业典型成立了“巡讲团”,程朝潮是其中一员。之后,协会个人会员激增到400多名,单位60几个。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