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八五后”政协常委的“微博参政”

  2011年11月28日,黄石市黄石港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与政协常委。在政协常委的名单里出现了一个许多人看起来很眼熟的名字:韩晗。

  26岁的韩晗,有着多重身份:他是发表了数百篇散文、小说的青年作家,也是专业学术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如今,他还是黄石港区政协常委中唯一的“八五后”。

  微博写提案 三日见效

   “要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2011年11月26日23点36分,韩晗发布了一条这样的微博:

  “今天坐出租去会场,出租司机看到我佩戴政协委员胸牌,犹豫地问我:‘你们政协委员,能帮我们说说话吗?’我问原因,他告诉我,市文化宫路段人车混杂,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希望我呼吁一下。因此,明天我将带上我的提案《关于在黄石大道工人文化宫路段修建全封闭车道并增设人行过街天桥的提案》。”

  韩晗的微博,仅有两千多名粉丝,却包括了一大批社会名流,韩晗戏称此为“影响有影响的人”。很多时候,微博上许多师友帮他出主意,有了主意,他再去实地走访调研,因此韩晗的“提案”首先在微博上发布,团结自己身边的人,利用最先进的通讯工具为参政服务,是他“微博参政”的策略。

  在韩晗提交提案三天后,黄石大道文化宫路段开始修建封闭车道,其中相当长的一段密封车道已经完工,车辆随意掉头、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大大减少,车流速度明显加快。道路封闭之后,韩晗多次在微博中写下了他再次去回访与进一步调研的结果,并上传了拍摄的图片。不久之后,韩晗这条微博登上了《东楚晚报》关于黄石市党代会报道的专版。

   发起“树洞计划”

  “政协委员要关注民意,做沟通的桥梁。”

  2012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一封匿名电子邮件,让韩晗不安起来。

  “尊敬的韩晗委员您好!我是黄石一所中学初二的女生,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更多的信息。我来自单亲家庭,和班上一个男孩子谈恋爱了,我是学习委员,他成绩很差,老师为了保住我顺利升学,只好拆散我们,但是班主任的手法很卑劣,将我们之间的通信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我恨他!我希望您作为政协委员,可以帮我呼吁!”

  做过大学老师的韩晗,刹那震惊了。将内容发布在微博上,招来诸多“粉丝”对这个老师的声讨,甚至还有媒体记者联系韩晗,愿意提供援助。

  韩晗发现,老师如何面对青春期学生心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基于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韩晗开始了他在微博上的“树洞计划”。

  树洞计划,就是韩晗利用自己微博这一平台,主动接受中小学生的匿名倾诉。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防范性强,容易敏感、冲动,很多话不愿对家长讲,也不能对周围的朋友讲,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心理隐患,如果再面对社会的刺激,就会酿成大问题。韩晗想让这些学生以“微博私信”的方式匿名对自己倾诉,然后将这些信转发至自己的微博,利用自己微博上的粉丝,帮这个学生解决问题。

  “我想用我的微博,收集100封信,然后帮这些孩子们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这是短期效应。长期效应是,我用这100封信作为一个研究基础,总结出目前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生活困惑,然后找心理学专家与社会人士提出相关对策,进而将问题与对策编印成小册子,在黄石港区一所中学里搞试点,让老师根据小册子对症下药。在试点的过程中,再将小册子进行修订,最终形成政协提案,争取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推广。”

  “八五后”政协委员乐见其成

   “我在学着更好地参政议政”

  韩晗很忙,却忙而有序,这恰好体现了他“知识化”的一面,有人评价,“知识化”是新一代“八五后”干部参政议政的特征,所以无怪乎韩晗的“微博参政”都要结合社会学的调研理论方法。

  “我的研究方向很杂,人文社科确实是应该包罗万象的。”韩晗说,“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要接触到社会方方面面,其实也是将我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大洗牌。”

  从当年的“校园作家”到青年学者,再到今天的“微博参政”的政协委员,韩晗一路走来,我们乐见其成。

  责编/哒哒(740481730@qq.com)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