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位台湾作家的讲佛笔记,其中一段,他讲自己人到中年,有了第二次婚姻后,很珍惜这次机缘,再三提醒自己,要开始一种“微型人生”,而非“线型人生”的实践。
“线型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把人生之路像线条一样规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路走来,各个时期各有侧重。少年时重学业,为未来打基础;青年时第一要事是享受恋爱,成家生子;中年时要为积累财富全力以赴;老年安心退休,颐养天年,照顾家庭。乍一看,这样的规划很理性,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人生有许多不测之处,不能完全按你的规划来演绎。
你想学业有成之后报答父母,等到大学毕业了,父母不在了呢?你要事业有成之后再照顾家庭,可是打拼好了,家人不理你了呢?还常常听到人说,等我赚足了钱,我要去周游世界,但是,钱够了,你身体动不了呢?总之,到了某个阶段,主客观条件能否配合你,使你的人生梦想成真,是说不准的。
人生的规划,不必以七八十年来做基数。辛勤工作、学习进修、陪伴家人、休闲旅游、交往朋友、服务社会,这些人生的方方面面,可以以一年、一季度、一个月甚至一天的时间来分配完成。把生命看成一个月那么长,在这一个月里,把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探索一遍,这就是所谓的“微型人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