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翎因与李希凡合作《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引起“伟大领袖”关注及支持,瞬间成为“文化红人”,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语文教师岗位调至人民日报社文艺组任编辑。岂料到了1957年,因一篇未发表的杂文遭人检举观点反动,沦为“右派”,用蓝翎自己的话说,变成了“黑人”,他又被发配到报社图书馆担任独立值夜班工作,随时准备解决各部门夜班人员提出的有关资料问题,每晚需等报纸开机付印后,方可熄灯睡觉。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在回忆自己文坛沉浮的《龙卷风》中,蓝翎记载了夜班岁月遇到的一桩“奇事”:
一天夜里,电话急来。发话人显然是位要人的秘书,派头大,口气硬,一点不客气,“领导要看一部书。刚给总编室打电话,接电话的说让找图书馆,查到后立即派人送来。”我问:“什么书?”答:“金圣叹批本《红楼梦》。”我说:“不用找,没有这本书。”他生气了,以为是我不负责任,有意推托,“怎么会没有?领导看过的,怎么会没有?”我也有点气,太不讲理了,以势压人嘛,“金圣叹没看见过《红楼梦》,他死的时候《红楼梦》尚未出世。他批的是《水浒》。”在他眼里,一个图书馆的值夜人员,怎么敢这样讲话?严厉地追问:“你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我答:“值夜班的,名叫杨建中(蓝翎本名)。”他大概不甘罢休,又给总编室打电话。总编室值夜班的认识我,当即电话告诉了我:“已对他说清楚了,你说的没错。没事了。”
大约是为世间竟有人如此理直气壮地犯如此浅薄的错误而惊诧吧,蓝翎三十余年后在追记这段奇遇时,仍忿忿难平地说:“哎呀呀!这种人也配给要人当秘书?那位要人又凭什么非要看金圣叹批的《红楼梦》?要人,要人,若金圣叹地下有知,听了也会‘一笑’,冒充的什么风雅!”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