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下台对中国是幸事

  8月22日凌晨,利比亚反对派官员宣称反政府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长子穆罕默德-卡扎菲已投降,次子赛义夫·卡扎菲被捕。与此同时,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古贾对媒体说,卡扎菲曾是利比亚的一个象征,如今人民已将其推翻,利比亚的时代已经开始。

  由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曾长期抨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有些国人误以为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实,中国的官方媒体从未以这一称号称呼卡扎菲。

  

  卡扎菲的“两个中国”把戏

  

  卡扎菲在上台前,曾到台湾“外交部”设立的“远朋国建班”中接受“政战”训练。在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远朋班”的任务,主要是专门代训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军官,使他们回国后成为反共中坚,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等政治强人,都出自远朋班门下。台湾当局迄今未证实或否认卡扎菲曾赴台受训。

  1969年,台军派驻利国的两位通讯专家俞湘镀少校和叶秉中上尉,据传在担任通信兵营指挥官的卡扎菲威胁下,被迫配合关闭了全军通讯系统,有助于卡扎菲革命成功。据台湾当局最后一任“驻利比亚大使”蔡葩回忆,卡扎菲对台湾当局一直友善,对“三民主义”,也相当欣赏。

  1971年卡扎菲宣布承认新中国后,告诉台当局“中华民国大使馆”不必撤离,事实上实施了“两个中国”政策。到了1978年8月,利比亚才与台湾当局断交,利比亚人民代表大会总秘书处成员阿h杜勒·萨拉姆·贾卢德来华签署建交公报,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到机场欢迎并送行。台媒称,即使在断交后,卡扎菲仍念旧情,不顾中国抗议,仍允许台湾驻利机构使用“中华民国商务办事处”头衔,这在台湾的“非邦交国”中独一无二。直到1997年,台“外交部长”蒋孝严才下令关闭代表处。

  

  曾来华瞻仰毛主席遗容

  

  1982年10月,卡扎菲访华,还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后,利比亚被指责为元凶,受到国际制裁。在多国制裁下,利比亚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表示友好。1996年1月12日,利比亚对外关系和国际合作秘书(外长)蒙塔赛尔在的黎波里会见来访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时表示,利比亚一贯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利比亚决不与台湾发展任何官方关系。2000年5月,利比亚对外关系和国际合作秘书阿卜杜勒·沙勒加姆在访华时,重申利比亚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不与台湾当局发生官方关系的原则和立场。

  然而,卡扎菲随后又开始和台湾当局“眉来眼去”,并再未访华。

  

  陈水扁与卡扎菲的“绿色情缘”

  

  2003年以后,利比亚与西方关系逐渐缓和,国际环境改善,卡扎菲感到对中国的战略依赖降低。

  据星岛环球网报道,2006年1月18日,台湾“总统”陈水扁会见了来访的利比亚卡扎菲基金会主席、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陈水扁说,利比亚崇尚绿色,认为绿色是革命的象征,也代表吉祥、幸福与胜利,而他所属的政党民进党也是绿色的党,与利比亚同样喜爱绿色,绿色让双方紧密结合在一起,陈水扁表示,赛义夫带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问候、转达卡扎菲邀请他访问利比亚之意,对此非常感谢。陈水扁也表示,将正式接受利比亚的诚挚邀访。他说,为加强、增进经贸、科技、航空、观光、教育、文化、军事、安全各领域的实质交流合作,双方同意互设代表处。该报道还称,台湾“国安”高层官员、“政府”高官经过一年来努力,终于促成台湾与利比亚互设代表处、赛义夫赴台访问。可见,赛义夫访台并非卡扎菲一时兴起。

  2006年5月10日,陈水扁的专机由中南美洲“邦交国”返回台湾途中,经停“非邦交国”利比亚。台湾媒体认为,陈水扁选择过境利比亚,最主要的原因,是陈水扁不满意美国的过境安排,刻意前往“反美”国家利比亚。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在利比亚停留了4个小时。一些台湾媒体还称,卡扎菲亲自会见了陈水扁。

  在与台湾接近的同时,自诩为非洲领袖的卡扎菲,对中国在非洲扩大影响表示不满。据新华社资料,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非洲共有53个国家,除了与台湾建交的5国(布基纳法索、斯威士兰、马拉维、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其余48国都派代表团来华。其中,有43国来的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利比亚代表团团长则只是副部长级别。

  而据台湾“外交部”网站,2008年2月13日,“台湾驻的黎波里商务代表处”挂牌运作。该网站称,台湾在“非邦交国”的机构名称中一般只能称为“台北”,而不称“台湾”,只有驻利比亚等4国的机构例外。

  

  呼吁非洲建百万大军遏制中国

  

  不过,中利经贸关系近年并未变冷,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中利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加强。2009年双边贸易额51,7亿美元,增长22,4%。中国主要出口机电、通讯产品、纺织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油。中国还在利比亚承包了大量工程项目。

  然而,卡扎菲对中国持戒备心理,重要石油合同大多交给西方公司。

  据英国路透社2010年12月14日报道,卡扎菲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参加世界黑人艺术节时说,“非洲应该拥有一支100万人的联合部队”,以“保卫边境和领海,保护非洲的独立,并对抗北约、中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

  2011年2月利比亚在开始面临西方多国武力威胁时,又向中国示好,配合中国政府派出的海空军撤离我在利人员,还表示将把西方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给中国、俄罗斯和印度。

  纵观卡扎菲摇摆不定的对华态度,有中国学者认为,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说刚执政的卡扎菲在此问题上玩暖昧属于没政治经验,那近年的表现则无法理解。考虑到卡扎菲的对华政策不够稳定,对他“将石油利益转给中俄等国”的说法,应慎重对待。

  

  卡扎菲下台,中国不必担心利益受损

  

  今年年初,利比亚出现大规模骚乱后,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大量工程项目被迫停工,甚至还遭遇到抢掠,数万中国劳工被政府派船、派飞机接回。所以从短期利益来说,是有一定的损失。但我个人认为,从长远利益来看,利比亚局势并不会对中国造成太大的损害。

  一旦反对派掌权,中国的利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而且利比亚新政权诞生后,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与中国经济可谓互补,双方应该有很多的合作机会。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引起了像利比亚这样的中东国家的关注,他们学习了西方几十年,却没有成功,而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