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叫“华盛顿”

  即便在美国生活了10年,外婆骨子里还有岁月抹不去的上海滩名媛的矜持。也因这份矜持,她一度无法接受自己衰老、“日渐没用”的现实。

  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说,对老人好,不是买礼物或者劝她多休息,是让她觉得自己有用,最好能保持以前的生活习惯,这样也能远离老年痴呆。

  因这番话,我和母亲对老外婆劝得少了。八十高龄的老外婆像个孩子,什么都由着她,得哄着。老外婆喜欢检查抽水马桶,经过卫生间就会去抽一下,再一下,然后回头问母亲:“水怎么老是抽不完,总会剩下些呢?,,水哗啦啦流走,母亲心疼水费也烦那时时响起的水声。可谁会真去阻拦老外婆的好奇心?

  多数时候,老外婆坐在家中做她最有成就的事。家里大人小孩的绒线衫甚至沙发套、床罩,都是外婆一手编结的。她闲着没事,生产量惊人,多出来、穿不了的那些我们就当礼物送人。亲戚朋友听说是老外婆编结的,收下后都当宝贝放着供着,谁真会舍得用呢?没有人告诉老外婆真相,她觉得自己有用,干劲比年轻人还足,我们后来只得悄悄拆散她的成果,再绕成线团当作新买回来的放到她手里。

  外婆的记性很差,却始终没有忘记在国内的小舅。10年前,大舅将30余年未见面的外婆从大陆接到美国定居。那时母亲护送外婆一起到了美国。我和弟弟后来也举家到了美国。小舅成了留在祖国的孤家寡人,他曾办理探亲手续却没被批准。让小舅来美国一家团聚,是老外婆最强烈的心愿。我们努力许多年后找到的唯一法子就是让外婆加入美国籍,再由外婆申请小舅来美定居。入籍必须考试。大舅给她布置了三道作业题:一,会签自己的姓名;二,记住美国的国父是谁;三,记住来美日期。第一题看似容易,外婆也苦练三周才让签下的姓名不歪歪斜斜。第二题倒不难,外婆念过私塾,小时候就知道华盛顿其人。第三题好比学唱英文歌曲,外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哼曲子般地用洋腔调背出了她的来美日期。还有最大的一难,是必须听得懂移民局官员用英文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刚学会英语不久的曾外孙女同外婆一问一答,忙得不亦乐乎。

  考试那天,外婆提心吊胆进了移民局。高鼻子蓝眼睛的官员问外婆:“你叫什么名字?”或许是洋人的打扮太吸引人,也许是他的口音同曾外孙女相差太远,外婆呆了一会,脱口而出:“华盛顿。”

  考试宣告失败。外婆皱巴着脸一路无话。大舅在外婆耳边轻轻地说:“别急,还可以考第二次,下次再来。”她一声不吭,像是没有听见。

  晚上外婆拨通了小舅的电话:“儿子,你自己想法子出来……”话没说完已老泪纵横。天真可爱、语出惊人笑料不断的外婆,此时不过是个见不到孩子、伤心多年的老母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