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著名的多雨之地,被称为“世界雨极”。因此,这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河流,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桥。有趣的是,别处的桥都是用建筑材料建成的,而这里的桥却是种出来的。
由于气候湿热多雨,乞拉朋齐的地理环境特殊,地质构造复杂,加之当地人的工程技术比较落后,想要建造一座正规的桥很不容易,甚至可能性不大,这给出门就是河的当地卡西族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然而,这并没难倒聪明的卡西族人。早在500多年前他们发现,当地的一种榕树会从树干上长出非常发达的次生根和侧根,而且越长越长,坚实无比。于是,他们就在河两岸种上这种榕树,并找来槟榔树干将其掏空,然后,将刚长出不久的细嫩的榕树根系团团包起来,引导进中空的槟榔树干内。根系在里面长啊长,长到了河对岸,遇到土壤就扎下根来。同时,河对岸的榕树根也长到了河这边,扎下根来。之后,去除起辅助作用的槟榔树干,让根不断生长,使之盘根错节,一座坚实、耐用、美丽而且神奇的天然桥就长出来了。这种桥能承载50个成年人同时通行的压力,其重量完全由树根承担,所以,被人们称为“树根桥”。
普通的桥存在老化问题,承载能力会渐渐下降。而“树根桥”则由于根系越来越发达,其承载能力会越来越强,只要树活着,“树根桥”就会不断成长并能自我修复。据当地史料记载,最古老的“树根桥”已经有超过500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使用。
当然,“树根桥”的缺点是生成周期有些漫长,从种上树到形成初具规模的桥,需要10~15年。
在我们看来,种出一座“树根桥”的时间的确有些漫长,但卡西族人有足够的耐心,继续创造着神话,如今,他们已经种出了双层的“立交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