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和砷

众所周知,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的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潘金莲谋杀亲夫武大郎时,就是在药铺买的砒霜。清代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里面的两位主人翁,被官府冤枉为投毒杀人犯,投毒所用的药也是砒霜。现在仍有少数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利用砒霜干谋财害命勾当。看来,砒霜在这方面名声很不好。

  砒霜里面含有砷,会引起中毒。中毒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患者的肝肾功能衰退、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双目失明。无疑,砒霜对人造成过伤害。但是,它和砷对水源造成的污染相比,又相形见绌了。其实,砷本身并无毒性,人们常说的砷污染、砷中毒,均由砷的化合物引起。

  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南亚地区地下水中砷含量超标严重,砷中毒现象普遍。特别是孟加拉国,竟有1.3亿人长期饮用被砷污染的水源。为改变这种状况,联合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派出大批专家赴南亚,帮助他们打出水井,使他们用上卫生的井水。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采矿业兴起,环境遭破坏,现在南亚地区井水中砷含量,又普遍回升到300~4000微克/升,远远高出10微克/升的安全标准。由于砷在地壳中分布广泛,有铜、铅、金矿的地方,多含有砷化物。开采时若不注意环保,使砷化物随废水排出,就会造成良田荒芜,人畜中毒的现象。在孟加拉国,饮水引起的砷中毒事件非常严重,我国砷污染状况同样严峻。

  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对饮料中砷含量的要求是小于5 0微克/升。而美国达特茅斯医院的研究表明,饮料中砷含量达到2微克/升,就可能在人体积累,抑制肾上腺的皮质激素活动。而滞留在人体内的砷,能使癌症和肿瘤患者病情加剧。可见,降低饮用水和饮料中的砷含量,非常重要,刻不容缓。

  那么,砒霜是不是一无是处呢?那可不是。过去,中医采用以毒攻毒法,用砒霜做解毒剂治疗瘰疬、牙疳等症,并最早尝试用砒霜杀灭癌细胞。在“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特邀佳宾厄尼斯特·巴特勒讲到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毒药。

  巴特勒说,在他从医的50年里,有许多惊人发现,其中一次是在治疗一种急性白血病时做出的。此前,他对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留下深刻印象。该论文说砒霜对某种白血病有疗效,对其它类型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则差得多。受此启发,他在处理一种急性白血病患者时,大胆采用了中国传统毒药砒霜,结果是对症下药,患者很快从无望中走向康复。

  对此,中国医学专家给予了积极响应;他们发现用砒霜治疗白血病时,确有奇效。

  国内外专家从不同侧面出发,对砒霜的药用价值予以肯定,这不仅能改变中国毒药——砒霜的形象,还可能使砒霜的命运峰回路转。事实上,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帮助下,砒霜等传统药物才可能旧貌换新颜。

  乔安妮·桑廷尼是一位澳大利亚微生物学家。她说,在澳大利亚北方的金矿井中,有一种长期生活在地下的、鲜为人知的细菌。她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噬砷,能将其转化成为一种无毒的亚砷酸盐。再经过处理,从而使被砷化物污染过的水,有可能重新变成甘甜可口的生命之源。

  桑廷尼博士发现的噬砷细菌,能分解砒霜等砷化物的毒性,系治疗砷中毒新法。现在,人们对巴特勒等人关于砒霜的研究,对桑廷尼博士发现的噬砷细菌寄予厚望。谁不企盼这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治疗癌症患者的医疗妙法?谁不企盼被癌细胞折磨的身体,恢复健康,和正常人一样沐浴阳光雨露,享受生命的欢乐呢?

  【责任编辑】李 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